第198节(2 / 2)
听说临安当时常年准备有几艘应急船,就是以待王命,随时准备逃跑。
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当皇帝当到赵构这样随时准备跑跑的份上也是没谁了。
所以岳飞的死真是一点也不意外了,刨除岳飞想要迎回二圣将置赵构于何地的想法,两人本身性格就差远了,赵构想要苟着,岳飞喜欢刚,这两性格相差太大,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这一层面来说,岳飞肯定不得赵构喜欢,最后被冤杀便并不奇怪了。
“传令下去,兵贵神速,让兄弟们加快速度!还有,尽量选偏僻的路走,不要经过城镇,所以前面的湖州城咱们就不进去了,免得暴露!等张然发现老子的部队时,咱们已经兵临临安城下了` ~!”
督军府高级参谋毕树转身准备给各师传达命令,突然意识到什么,所以停下脚步试探性地问道:“督军,如果行军路上碰到路人怎么办?要不要灭口?”
卢永详摸了摸现在流行的八字胡,沉吟片刻,挥了挥手:“还是杀掉吧!不能因为几个人破坏我们整个的行动计划!”说话间一双眼睛里都是狠辣。
慈不掌兵,这些军阀就更不是善茬了。
上沪火车站的站台上,张然和蔡松坡一边候着从京城南下的火车,一边还在讨论方才的话题。
“督军,我跟你的看法一致,卢永详肯定会选择临安主攻,一来这地方离上沪近,他想擒贼先擒王直接抓了你,二来,皖省的地形上窄下宽,尤其是靠南的方向走势往东延伸最长,卢永详进军自然会选择在皖省行军路线最长却在浙省行军路线最短的那条最优路线,-因为这样最安全!在皖省他是督军,但是一旦出了皖省,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张然点点头:“是这个道理!然后等他迫不及待赶到临安,势在必得要拿下临安城的时候,便会发现我们给他准备了一个好大的惊喜!对了,告诉在浙西的情报组,一旦发现卢永详的大军进入浙省,便立刻汇报,届时,卢永详老巢空虚,南京的一师和二师便能在两三日间抵达皖省首府,端了卢永详的老窝!”
“卢永详到那时就算接到消息想回援也来不及了,相信临安这边的两个师会死死咬住他的!卢永详以为跟段之泉有关系就能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呵呵,他会发现战争的进城快得他根本反应不及,老袁老段他们还没开始调停,自己就被夺了地盘成了丧家之犬了!”
蔡松坡心里默默替卢永详默哀。
正想着,火车鸣笛声响起,随后从京城过来的老火车冒着滚滚浓烟雾驶入了站台。
这种老式火车,烧的是煤,跑起来的时候必须有好几个填煤工不停地往炉子里用铁锹填煤。
火车头顶上又是烟又是雾的,远远看去像个老烟鬼。
“¨〃这火车真是个好玩意儿,速度快,而且拉的人还多,列强在工业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啊!”蔡松坡忍不住感叹道。
张然笑了笑,现在的火车时速也就二十出头,在他看来慢得跟牛拉车一样,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又快又好。
“松坡,你信不信,再过一百年我们国家的火车时速能比这快十倍吹!”
后世的高铁普遍时速两百多三百公里每小时。
蔡松坡惊讶(王好赵)道:“那不是一小时跑两百多公里?从上沪到一小时就能抵达?这可能吗?不说太快了会翻车,光填煤工就得几十个人吧?也站不下啊!”
张然摸摸鼻子:“也许到时候就不需要煤而是用电能了!嗯?松坡,你看提着箱子那个留着分头的高个子青年是不是柏里先生?”
蔡松坡一看,惊喜地叫道:“还真是他!督军,你在这,我先过去了!”
张然到时候一点没有拿架子的意思:“既然都来了那就一起过去吧!”
蔡松坡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朝着蒋柏里迎了过去。.
第466章
上沪的火车站站台上,此时人流密集,南来北往的人有从火车上下来的,也有从站台上了火车的继续南下的。
蔡松坡和张然向蒋柏里迎过去的时候,蒋柏里也看到了他们两个,对张然他自然是不认识的,不过对方能站在蔡松坡身边,还穿着这一身高等级的军装,估摸着应该是苏浙督军府的人吧,职位肯定也不低。
“柏里兄,小弟总算把你盼来了!”蔡松坡走上前去轻轻捶了一下蒋柏里的胸膛,笑着说道。
蒋柏里哭笑不得:“松坡兄,好久不见,为兄这是来投奔你了,还望多多照顾啊!”
他两同岁,又惺惺相惜,所以不分大小,一般都各自称兄。
蔡松坡连忙摆手:“柏里兄这话可不对了啊,你要投奔的正主儿在这呢,来,蔡某向两位互相介绍一下,柏里兄,这位就是苏浙督军张然,督军,这位是蒋柏里!”
蒋柏 里一听大为惊讶:“什么?尊驾就是张督军?失礼了失礼了!”
“柏里兄,督军知道你要来,非要过来亲自迎接,你这待遇比我都要好啊!”
张然笑着拱手道:“柏里先生,幸会幸会!”
蒋柏里连忙拱手回礼:“张督军纡尊降贵如此厚待,真是让蒋某人汗颜啊!”
“没什么好汗颜的,对于真正有才的国士,张然自当远迎!柏里先生,你之大名,张某如雷贯耳,松坡也在我跟前多有提及,希望我等几人携手,做出一番大事,驱逐洋人振兴家国!当然,这是大事,决定不好下,因为这个决定很可能会决定柏里兄后半生的前途,所以张某给你时间考虑,十天怎么样?在这十天你尽可以在上沪到处走动,了解你想了解的事情,正好我们跟卢永详有一场仗打,你也可以先看看松坡这兵练得怎么样,就当观战了!”
蒋柏里松了一口气,他虽然听蔡松坡在信里把张然夸得跟花似的,也答应他出来辅佐张然,但是毕竟以前没见过,心里难免还是有点不踏实,若是能够多多了解一些再做决定,总是好的。
不过通过张然这一番周到的安排,他也感受到了张然对他的重视,心里自然受用,真诚地道了一声感激:“谢谢!”
蔡松坡这时说道:“好了,人已经接到,督军,柏里兄,这里是站台,站着说话多累啊,不如先回督军府,两位再慢慢详谈!”
张然大笑道:“是我疏忽了,松坡说得对,柏里先生一路舟车劳顿估计也累了,我们先回去,一边为柏里先生接风洗成一边再聊!”
蒋柏里道:“倒是不怎么累,要说火车这玩意儿就是好,速度快还平稳,省时省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多几条铁路,无论百姓出行还是南北货物互通都会方便很多!”
(cfae) 张然默然,这个时间段大夏的铁路建设并不繁荣,全国也就那么几条线,所以连接的基本都是主要的大城市之间。
北平是京城,上沪是大夏最繁华的都市,所以去年前的时候,京沪铁路便通车了。
京沪铁路是由京山铁路京津段、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三段共同连接而成。
当然三段建造的时间都不一样,京津段最早,那会儿蛮青还没倒台呢,津浦铁路最晚建成,历时四年,去年竣工,沪宁段则建成了四五年吧。
这三段都是洋人主持建造的。
洋人在大夏建铁路自然没安什么好心,他们一来是为了自己向大夏倾销货物方便,二来是为了大夏当地的矿藏能运出去,三来还能掌控路权,将大夏的人流物流把控住,第四个原因自然是为了更深层次的参与大夏政局,比如他们想支持哪个军阀,便可以通过掌控的铁路协助该军阀迅速运兵以及军事物资,兵贵神速嘛,现在的火车即便不快,但也比两条腿要快得多。
至于第五个原因就非常简单了,赚银子,大夏百姓坐车总得掏银子吧,票价还不便宜,比如从上沪去趟应天,便要半个月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