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 / 2)
几天后,他打着哈欠开了房门。
“原田桑,下午好。”
“细川编辑,下午好。”
“来,给你,这是你的书哦,新鲜出炉。”少女递给他一本书籍,这本黑色暗沉封面的书,不是从书店里买的,而是印刷厂今天刊印的《前世今生》。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这个板绘。”
黑色封面上,是一个长发女孩,戴着用麦穗编织的花圈,微笑的向前行礼,身旁还有一个微笑的稻草人。
“很不错,我很喜欢。”
青年抚摸着黑色封皮,这质感十分舒适,而且他也很喜欢这个书腰。
曰本人的书都喜欢带腰封,主要是为了宣传图书使用。
毕竟书不能随便拆封,想知道里面的内容只能看腰封上的简介。
如果获得了什么大奖,腰封会特别用红色字体标注,比如xxx年新人赏、xxx届群像金奖,诸如此类的标语,吸引读者去购买。
不过,现在的他什么奖赏都没有,自己也不是什么老作家,所以简介上只有内容介绍,显然对于读者没什么吸引力。
好在有红文出版社帮忙,还是特别标明了几行字。
『红文出版社——原田弘树作家处/女作正式登场!史无前例的新人作家手稿短文新篇!』
史无前例当然只是吹牛,但这个吹牛不属于欺诈,出版社不会吃官司。
这样下来算是有个噱头,至少红文出版社的购买读者,去书店筛选书的时候,会下意识思考红文也是个有体量出版社,不至于推出垃圾书吧。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会买一本回去看看。
少女说道:“喜欢就好,这里还有一本书,原田桑可以寄给お母ちゃん。”
“还是等成绩出来再说吧,如果卖的不好,我寄过去反而让她失望。”
青年摇摇头。
“好吧,那就不打扰原田桑继续写作了,我也还有工作要做。
请注意身体,累的话不要勉强。”
“细川编辑辛苦了,谢谢提醒,你也是。”
寒暄了几句,双方告别。
之后原田弘树待在房间里,敲着打字机半天,没写完一篇稿子。
不是灵感没有,也不是疲劳,只是心绪静不下来。
一直在想成绩的事情。
万一卖砸了怎么办,万一销量只是平庸怎么办。
哪怕之前再雄志昂昂,可到了临门一脚,还是会忍不住怀疑自己。
焦急像热锅上的蚂蚁。
想着这些,他就没办法静心下来写作。
“哎。”他轻声叹了口气,决定不折磨自己了,外出逛一逛。
外出也不是去玩乐,他准备去附近的图书馆。
这几天他没好意思打扰细川美绪,而是去问房东,周边的情况。
打听到了附近有一家鹤舞大型图书馆,办理费用不贵,并且二十四小时营业。
主要是因为附近有几个名牌大学,有些学生喜欢在这里看书、复习、考试、写论文。
在曰本,学生去图书馆备考,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
青年准备去那里办卡,然后阅读书籍。
光靠自己的稿酬,买不起几本书,搬运也麻烦。
白/嫖多自在。
不过,等自己能挣很多的钱,他会去把嫖/过的书买回来,自己家里搞个图书馆。
他很喜欢书打开,翻阅时候散发的纸香味,这是电子阅读代替不了的。
前世他有过一个梦想,收集很多很多自己喜欢的书籍,建造一个很大的图书馆,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逍遥自在。
可惜,这样的梦想,非常的遥不可及。
来到图书馆,青年顺利的办理到了借阅卡。
沉浸在书的海洋,他暂时忘记了,《前世今生》的销量问题。
第8章:我,椿屋三叶不是小学生,今年18岁
接下来的几天,青年都会来到图书馆,阅读书籍。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惬意的阅读书籍了。
小时候华国80-90年代,还没有步入小康时候,看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毕竟那时候,人们还在为温饱发愁,看书对于农村的小孩当然是一件昂贵、奢华的事情。
学生时代,反反复复将课本来回读一遍,连同书页下方的注释也不放过。
一些打星号的课文老师说不是很重要无需阅读,但对于他来说都是难得瑰宝。
借高年级生的语文课本、历史书,提前来看,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故事当中。
这是学生时代他唯一一件开心的事。
步入社会后,报纸搭配牛奶成了挨家挨户的标配,在送完报纸牛奶闲暇之际,他拿着一份报纸反复阅读,像喝酒没花生米用铁钉沾酱油的酒客,回味那齿间的味道。
中年了,家乡扶贫了,镇上有了图书馆。
可当他走进去以后,却感觉格格不入,与周围年轻的孩子、学生相比,他已经满目疮痍,老了。
他拿着书坐在瓷板上,发现读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