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2 / 2)
“原田先生,《白夜行》水平非常高。
我预计销售额是五十万册,估计还不止。
总之价格我们好谈,只要是出版社能给得起的,那必然是会满足你的。”
北野秀明比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要热情非常多,这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看过一遍《白夜行》的人,都会清楚这本书的巨大潜力。
这本书比起前世的白夜行,两者不能说谁胜谁负,只能说不分仲伯。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青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比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更加注重了写实方面。
东野圭吾是写实本格派,什么意思呢。
本格派:指小说以解谜为主,严格遵守公平性守则,不注重写实,它以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通过逻辑推理展开情节。
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刺激读者的大脑,产生愉悦。
事后,你会惊叹犯人的作案手法和穷凶极恶。
过了几个月再想起这本书,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而写实本格派,注重杀人动机与社会本身。
为何杀人,杀了人是否害怕,又或者后悔?
整本书的社会结构风气如何?
东野圭吾自从改变了写作方式,立即在1999年写出改变自己命运的书《秘密》。
东野写推理小说,以写实为主,而秘密这样的日常小说,都归类于推理分类。
受到东野的影响,青年自己去现场取材,甚至阅读了不下二十本解剖书籍。
说实话基本没几个作家做得到。
大家又不是刑警,也不是法医。
一些相关的知识,要先学一遍再写推理小说,谁有这个本事啊?
干脆直接去当法医得了,谁还写书啊。
作家基本都要宅在家里写作的,如果去当各种职业人士体验下人生,还写什么书。
因此大部分推理小说,都不注重写实,都是虚构,以杀人手法新奇技巧来吸引读者眼球。
可青年有过目不忘这个先天条件,自然不会浪费,他看完了约数千本专业书籍以后,还从警局里获得了几百份现实案例,最后着重写出了《白夜行》。
这本书,就算是专业法医来看,也找不出什么纰漏和错误。
他写的案子没问题。
另外他设定的现场是东京,所有场景布局都来自于现实。
拉面店、酒吧、图书馆、学校,全部提取他脑海里的画面。
没有去过的地方则是询问三位少女,实在不行上网搜索当地的视频。
门牌、汽车号码,生活的房间里摆设,他拜访了楼上楼下的邻居,进行了参观。
总之写实、再写实。
整个《白夜行》故事确实没有在世界上发生过,但全部提取于现实。
三村花梨对好友奈绪美的死,痛苦心理活动。
对曾经视而不见,不敢援手深深悔恨。
唐泽雪穗被母亲人当做工具人敛财,还想让她作为继父的玩具。
这些心情,都不是青年凭空想象而来。
它们都有原基础为铺垫。
一步一步串联起来,甚至他前世没喝过日本千叶当地一款咖啡,是老警察这样中年人才喜欢的口味。
他都买了回来,尝了一罐。
每次老警察喝的时候回想起家乡味道,他也马上打开一瓶去喝。
热的,放在热水里泡热来。
冷的,他就放入冰箱。
因为写字交给美绪,他只需要口述。
所以他每时每刻都在模拟书中的人物。
跪着、躺着、靠着墙壁。
表情时而愤怒,时而高兴,时而悲痛。
入戏过深。
连佐田真依评价他,可以去当三流演员了。
说起来,这么忘我确实是演员必备的资质。
投入演戏当中不感觉尴尬,只活在电影的世界里。
而青年就活在了白夜行里,整整三十一天。
他是白夜行的创世主,他也是白夜行里所有的人物灵魂,男女老少,每个人的对话都由他来塑造。
他的灵魂分裂成无数的小块,去唤醒沉睡的角色们。
在原田弘树心中,三村花梨、唐泽雪穗,包括老警察亀田,都是活生生的人。
祂们一定存在。
“弘树,合同我看过了,没有问题。”美绪摇了摇正在思索的青年。
“哦,好的。”他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署名。
北野秀明笑得更加亢奋了:“事不宜迟,我这就联系印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