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2 / 2)
“对的,原本这里不远的山头那里有一大片竹林。
那里会出很多的竹笋,不过这些年开发那些竹林都没有掉了。
我小时候这边的河流非常的清澈,里面有鱼,有虾,有田螺。
农田里面有蚯蚓,有青蛙有泥鳅。
还能见到黄鼠狼、灌鼠。
现在这些都没有了,蛇也非常少见,以前还会听说过有人被蛇咬了,如今完全听不到了。
当然一些野菜还是可以挖到的。
不过得去深山里面,下次我带你去看一下。”
“好啊。”少女答应。
在出发去深山之前,原田弘树收到一封邀请信。
是他这几年以来认识的,也是他前世认识的一位老婆婆邀请他去去吃喜酒。
在农村里吃喜酒并不是像西方那样什么请了一个什么神圣的牧师。
在农村里吃酒就是摆个十几桌,邀请亲朋好友去吃饭。
一桌的好菜都是流动厨房厨师做得,流动厨房是城市里的说法,农村里面都叫流水席。
流动的意思,在这里做完饭就到下一家去做饭。
这种流水席比较十分受现在的农村人们的欢迎。
流水席他们会自己带桌子,碗筷。调料,各种各种做菜的器具过来。
主办方只需要提供酒水以及蔬菜肉类,各种各种食材就可以了。价格也是相当的实惠,每盘菜基本上就赚个幸苦费。
每桌菜加上成本大概也就200~300块钱。
11-13个菜。
真的非常实惠了,而且都是硬菜,不是都把什么白菜萝卜给你端上来。
羊肉、螃蟹、龙虾、猪脚、烤鸭、甲鱼。
蒸鸡、卤鹅以及厨师自己的特色菜猪心炖荔枝汤。
婚礼举办的很隆重,门外的鞭炮声足足响了一分钟。
蔡婆婆的儿子脸上洋溢的微笑,他身边的新娘也是非常的开心。
两人端着酒杯和每一桌的好友们敬酒。
美绪此时的中文说的其实还不是特别的熟练,不过也能说一两句感谢的话了,敬完酒以后,就是大块朵颐的吃饭。
这里的小孩子吃酒特别喜欢喝那些饮料。
这年头鲜橙多已经开始变少了,现在基本上都以营养快线、百事可乐为主。
往往每桌不会喝完饮料,小孩子们会把每一桌上的大人们没有喝完的饮料通通收集起来带回去。
可以说这是小孩子最欢乐的时光之一了。
吃饭闲聊青年给少女聊一下,大概是七八十年代酒席的演变吧。
他也是道听途说,从一些老头子那里听来的。
过去原田红树最喜欢跟老人们扎堆在一起,老人们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年轻人都出外面打工。
他们也想要和一些人说话,所以偶尔换东南关系的时候会经常跟青年说一些事情。
比方说一个叫做宋成恩的老爷子他以前就是做流动大锅饭的厨师。
以前的公.社时代人们都是在一起吃饭的,当时要办一场酒席。
那么炒的菜就是杀一头猪,有猪大肠。
用葱来炒猪大肠,然后是猪肺做夫妻肺片。
再是猪心用来炖汤,猪肝用萝卜丝来炒。
猪脚配粉条,香菇炖肉。
可以说猪一身上就可以做八九道菜,猪肉还能红烧肉。
最后如果能捞到鱼的话加个鱼,最好捞不到鱼也算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螃蟹、小龙虾各种海鲜。
年头刚上餐桌的时候,就每个人发一个包烟。
自古烟和酒都是必备的,白酒自己自己家存的酒。
每个人拿出一点放在一起凑凑合起来。
那时候的酒席是非常的好吃,每个人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一回肉,那个时候买肉都是用肉票,买米要用粮票。
人们很少能吃到肉,基本上家家户户做饭想要用猪油的话,就用就用保存很长时间的一层猪皮,稍微在锅底下那么一蹭,就算是倒了油了,然后炒菜。
就算是这样炒出来的菜都非常的香甜,如今的酒席怎么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儿了。
原田弘树又给少女讲一个关灯吃猪肉的故事。
当时地.主还在的时候,一些工人在他家干活,做这个石头房子帮工,那么自然要请吃饭。
这是在当地的规矩,每个人雇佣别人做体力活,除了付钱以外,还要请他们每天吃一顿饭,吃一顿饭自然不可能每顿有肉。
偶尔给一次肥肉也不够大家一起吃,所以当时那个地主就决定晚上把灯关了,然后把一大碗肥肉端上餐桌,让他们自己用筷子去抢。
黑灯瞎火这样不管谁有没有吃到肥肉,还是没有吃到肥肉,都只能装做自己吃到肥肉的样子,毕竟你吃不到肉,说明自己抢的没有别人抢的厉害,怪不了别人。
这是在没有办法提供公平的情况下,给予一种公平的办法。
间接说明当年的人们为了吃上一块肥美的猪肉,是特别的艰难。
那位伟的大人他生平也是最喜欢吃红烧肉。
所以龙国人对猪肉是情有独钟的,哪怕是吃腻了猪肉,在过年、在酒席上都少不了那一碗猪肉。
不管其他人,反正原田弘树最喜欢猪肉的,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它好吃。
可惜带着少女一起回到家乡生活,他没有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