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 / 2)
“遵旨。”魏征连忙道。
魏征虽然天天嚷嚷着要做谏臣,要死谏,但是他比谁都会看脸色!
他此时见皇帝的脸色,已经是极为不善了!
此时如果还要胡乱说话,那恐怕就真的成为了唐初第一谏言而死的御史!
“陛下,臣有本要奏。”就在李世民镇住了场子,准备退朝的时候,侯君集又冒了出来。
侯君集,乃兵部尚书。
所言,自然是兵部之事。
“奏。”
侯君集拱手道:“幽州边境探子回报,突厥蛮夷侵袭我边境多日。十日以来,接连屠我边境村落十处。百姓苦不堪言。幽州请求朝廷出兵!”
要打仗了!?
程咬金尉迟恭这些武将,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李世民也同样面色激动。
在知道了杂交水稻和红薯、土豆的高产量之后,李世民早就想发动战争了。
只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好的时机!
现在突厥屡次犯境。
这就是最好的借口!
但魏征,好死不死的,又举着笏板出列了,“陛下,臣以为……”.
第63章
--
魏征也顾不得李世民的怒火,他觉得这道谏言,值得死谏:
“陛下,三个月前,我们才发动了对草原的战争。如今应当休养生息,以求明年春季再出兵。更何况现在出兵,我们的粮草如何保证充足?江南、河东等地,都传来粮食歉收的消息!”
“呵呵!”
长孙无忌丝毫不给面子的笑了。
“齐国公以为如何?”
魏征也丝毫不虚,直接就问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和漠然的朝魏征看了一眼,才道:“御史大夫可能还有所不知吗?太子殿下所研制出的杂交水稻,已经发往全国各地,由户部操刀,各地县衙配合,相信今年就能在各地进行种植!”
“杂交水稻?所以呢?”魏征似乎听过杂交水稻。可惜他对杂交水稻依旧不是很了解。
程咬金哈哈大笑,“还所以呢?御史大夫,你可知道杂交水稻的亩产达到了多少!两三千斤啊!是现在粮食作-物的十倍还多!”
“嘶!”魏征-倒吸一口凉气。
他以前倒是知道杂交水稻是太子所研制出来的,但是还真不知道,这杂交水稻的产量,居然会如此恐怖!
“按照这样的产量,我大唐今年,再对突厥发动五次战争,也绰绰有余!”侯君集笑着说道。
身为兵部尚书,又是武将,侯君集当然希望战争越多越好。
“这……”魏征犯起了嘀咕。
“好了,魏征先退下吧。”李世民摆摆手,再没给魏征好脸色,“你是御史大夫,掌管着御史台,监察百官,对于六部的事情,该多留心注意才是,否则你又凭何能够参奏其他人呢?”
魏征赶紧退回自己的位子上。
接连的犯错失误,让魏征的额头也出现了不少汗水。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原本就和魏征不和,现在看见魏征如此狼狈模样,心里也都舒服的很。
“突厥放肆,屡犯边境,我大唐当然得给他们一些厉害瞧瞧。选将征兵之事,侯君集,你先拟定一份名单来,朕最后裁夺!”李世民道。
“喏!”侯君集赶紧点头。
退朝后。
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武将,立刻就奔到了侯君集的身旁。
看着诸位国公们都如此热情,侯君集感觉自己很是吃不消。
国公们热情,自然是有理由的。
自武德九年后,大家都蛰伏在长安城内,一直没有战事,现在好不容易有战事了,当然都想参与!
程咬金嘿嘿笑着,“侯老兄,我们可是过命的兄弟哦,此次出军,就把我拟定为先锋大将吧!”
尉迟恭更是搂住了侯君集的脖子,“侯老兄,安排我出征,以后你的酒水,我全管了。”
李靖微微一笑,“陈国公,你的兵法是跟谁学的,相信你心里也有数。”
侯君集的兵法,都是跟着李靖学的。在贞观四年,侯君集也获封为陈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