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 第142节

第142节(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海贼之夏洛特长子 顾绾绾陆骁 探索禁地:开局传承风后奇门 武侠:我创造了最强组织,青龙会 我被灵气复苏咕咕了 征服异界从游戏开始 大家都以为我这个npc是主角 开局获得幻兽种青龙形态 我,反派,开局薅主角圣女 港影人生

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是今世界上发现的有确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

这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丈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只树给孤独园说法的情景。

其余印的是《金刚经》全文。

这个卷子图文都非常精美,雕刻的刀法细腻,浑朴凝重,说明当时刊刻印刷的技术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

其实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

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

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

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

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

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

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

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

刻板的过程有点象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

印的过程与印章相反。

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

雕版印刷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

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

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既继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术,又有创新技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在唐朝中后期才开始广泛使用。

而现在呢,李承乾要将其给提前一百多年!

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样,

这是今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

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的的时期。

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甚多。

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因此,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

可见当时刻书风行一时。

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五代时有人在插图墨印轮廓线内用笔添上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

天津杨柳青版画到今仍然采用这种方法生产。

将几种不同的色料,同时上在一块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于纸上,印出彩色印张,这种方法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

用这种方法,宋代曾印过“会子”(当时发行的纸币)。

单版复色印刷色料容易混杂渗透,而且色块界限分明,显得呆板。

人们在实际探索中,发现了分板着色,分次印刷的方法,

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几块印刷板分别载上不同的色料,

再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

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

“多版复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

当时,中兴路所刻的《金刚经注》就是用朱墨两色套印的,

这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

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获得较大的发展。

明清两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

明代设立经厂,永乐的北藏,正统的道藏都是由经厂刻板。

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龙藏,都是在北京刻板。

明初,南藏和许多官刻书都是在南京刻板。

嘉靖以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当然,雕版印刷也很大的弊端!

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女主她逃婚了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金色月光 摘星者 星光攻略 重回七零当厂长 我用模拟器开马甲 妈妈来自古代[星际]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我和队友公费恋爱[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