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节(2 / 2)
这才吹熄蜡烛,两人躺在床上,又是美好的一夜。
过后好长时间,这件喜事都让人津津乐道,同时被传出去的还有李承乾说话算话的事情。
自己的士兵犯了错,如果是一般有权有势的人家,估计就将这小姑娘处理了。
但是李承乾的手下犯了错,照样惩罚,听说张铁当初被挨了好几鞭时候,又花了大价钱娶了姑娘,促成一段佳话,这下人们对李承乾就更加心服口服皮。
之后不论他颁发了什么政策,鹿儿岛的居民都很信服。
每个人都主动积极的去做,都知道跟着李承乾有肉吃,一时间整个鹿儿岛李承乾成了最大的赢家。
....................................(好的的)....................................................................................................................................................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442章
东瀛那边的官员也没想到自己这一手,反而把鹿儿岛的居民更推向了李承乾,气得他们捶胸顿足,但是也无可奈何。
鹿儿岛的繁荣昌盛不仅吸引了各地往来的船只,同样也吸引了附近的宫崎的人们。
由于各方为了给大唐凑那笔数额巨大的银两,又都不肯掏出自己的小金库,所以层层加码,压力都到了最底层的百姓头上。
税负又比往年多加了两成,原本今年风和日顺,是个难得的丰收年,应该可以比往日多收一些粮食,能过一个较为富裕的年。
但是由于这300事儿,税负又多加了两成,不要说比往年多收粮食了,就连往年的八成都不到。
只能勒紧了裤腰带,多喝点水,填饱肚子了。
要是没有比较还好,但是两个地方相邻的如此近。
看到鹿儿岛在李承乾的统领下,不仅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可收,能吃的饱,而且还可以闲暇时做做点小买卖,去港口打个短工都能赚到不少钱,许多人家都发达了,甚至开始翻盖自家的房子。
这样的对比也太强烈了一些,让很多人都不由动了心思。
宫崎的很多人家原本土地就少(bfei)的可怜,又加上这繁重的税负,今年更是活不下去。原本咬咬牙也能挺一挺,但是有强烈的对比,心中更是不满,同样都是一墙之隔,不过几十里地,但是两边的生活天差地别。
很多人开始收拾行李,想投奔鹿儿岛的亲戚,打个短工去港口上帮忙都能养活了全家,为什么非要在宫崎受罪吃苦受罪。
活干了不少不说,还要照样饿肚子。
因为两个地方离得近,所以彼此的交往也很频繁,刚开始只有几个人逃出去,但是因为港口还都在建设中,而且来往的船只也越来越多。
逃出去的人都在港口找到了一个好伙。
当他们把消息传回老家,向老家人炫耀自己拿到的钱财,留守在老家的人也开始嫉妒了。
当初他们就瞧不上那些逃走的人,都是最穷的人家才会干这种事情,现在看到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很多人心里开始不平衡,也纷纷拖家带口逃向鹿儿岛。
希望能过上像鹿儿岛居民一样的生活,慢慢的逃走的人越来越多,甚至离鹿儿岛近的几个村落,一半的村子都空了。
这下引起了宫崎地方官员的不满,他们开始在主要的道路上设置关卡,阻止人员外逃,人都逃走了,谁来给他们交税赋。
他们上贡的银子要是交不够了,不仅会受到上级的责罚,而且要是以后随便给下个绊子,以后就难混了。
甚至开始为了拦人不择手段,只要抓住外逃的人就会鞭打三十,有些体弱多病的人受不住当场一命呜呼。
这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大家不再走官道,反而从绕过官道,走小道。
或者是通过山上狭窄的小路,或者是通过茂密的丛林,都要逃到鹿儿岛,为自己找条活路。
第443章
官府设下的关卡只能卡住一部分人,但对于想逃走的人的心哪能关得住,每个人都用尽心思都想从宫崎逃入鹿儿岛。
逃走的人越来越多,人数骤减已经少到不可忽视的程度,今年上交税赋的任务已远远完不成了,当地的官员只好将情况上报。
一层一层上报上去,让执政的天皇和苏我马子大怒!
“这些忘恩负义的贱人,竟敢投靠大唐。”
“这些人真没用,若不是他们没用,鹿儿岛哪会落入大唐手中,现在又要逃向鹿儿岛,驻守的人是干什么吃的?”
两个人越看越生气,下令:“只要抓住外逃的人一律斩首,下诏书到鹿儿岛的官员,干什么吃的,抓住逃过来的人一定要遣返回去。”
当驻守在鹿儿岛的官兵接收到诏书时,也是一脸苦笑,哪能管得住。
他们一逃出来就会逃到港口那边,那边正是李承乾的地盘,他们有几个敢胆子敢去问李承乾要人,没被当场杀了,都已经算好的了。
但上面的命令也不得不做,夹杂在两边势力之间左右为难,为了前途也只能作假,随意的派人在重要关卡设了几个~卡口。
但并没有什么用,人照样外逃,只不过害怕天皇震怒,所以没敢把消息再往上递。
远在京都的天皇和苏我马子还真以为势头被自己遏制住了。
看到宫崎没再上报,后面也没有放在心上。
这段时间形式一片大好。
现在刚和东瀛方签订了合约,立刻毁约,有些操之过急,所以李承乾打算先返回长安,等再待一段时间后,再处理东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