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2)
“作为赔礼,请你吃饭?”
“感觉好像有点亏。”
“那待会再给你其他报酬,现在先用餐?”
“好。”
……
不久之后,正对庭院,专门用来会客的和室内,琉璃将一碟碟小菜摆上苏启身前的矮案,而后道:“抱歉,只有些粗茶淡饭招待。”
苏启低头一看,大米饭一碗、两指宽小鱼一条、腌萝卜一小碟、白水煮野菜一盅、酱汤一小碗……与现代那些丰富的菜品相比,的确是粗茶淡饭,但在日本战国时代,已经是富人才能吃得起的奢侈晚餐了。
于是摇摇头,“已经很好了,多谢。”
接下来就是用餐。知道琉璃对自己要求严格,食不言,寝不语,苏启客随主便,于是两人相对无言,只是吃饭。好在两人已经熟悉,交情在之前的战斗中更进一步,所以倒也不怎么尴尬。
晚餐后,琉璃撤去菜碟几案,两人坐在和室外的缘侧,一边看着沐浴在月色中的幽美庭院,一边悠闲品茶。
“对了,说起来……你怎么会知道四魂之玉这种东西?”
静默片刻,身为主人的琉璃率先发起话题。
“这个嘛……”想到对方的敏锐直感,苏启不敢说谎,便含糊道:“因为某些原因,我想要毁掉四魂之玉,所以……”
所以曾经调查过它吗?
受到苏启的引导,琉璃自然而然的将因果关系补完,随后忍不住有些好奇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四魂之玉是邪物吗?”
苏启摇摇头,“不,并不是那么高尚的理由,只不过我的任务是毁掉它罢了。”
说罢,他在心里又补上了一句——应该是这样。
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搞明白通关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任务?”琉璃眉头微皱,“是谁给你的任务?或者是家族留传下来的使命?”
“抱歉,关于这点,我不能告诉你。”
“是吗,那我就不问了。但是,你应该很清楚这个任务有多危险对吧?”
“当然。”苏启叹了口气,“要从不知道多少妖魔鬼怪手里抢东西,怎么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会死。”琉璃静静注视着他,语气平静道:“以你现在的实力去和那些妖怪战斗,只有死路一条。”
“我知道。”苏启与她对视,同样平静道:“所以我才进道场学习,就是因为不想死啊。”
“你是因此而渴望力量吗?”
“主要目的是这个吧……”他实话实说道:“但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一部分虚荣心作祟,想要让他人另眼相看的想法。毕竟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是么……”
琉璃静静审视了苏启一会,终于道:“好吧,既然如此,你今晚留下来吧。”
“咦?这个莫非是……关于潜规则的冲击性发言?”
她眉头微皱,“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总觉得你在想什么失礼的事。算了,你还是回去吧。”
“等等!”苏启瞬间认怂,一记猛虎落地式拜下,“我错了,我不该乱说骚话的。琉璃小姐,请务必让我留下来!拜托了!”
好在琉璃知道眼前这家伙的不着调,并没有和他计较,之后便说出留他下来的原因——只是作为之前拿他当挡箭牌的赔礼,想要传授给他不动明心流的秘传呼吸法与观想法而已。
于是入学一月,苏启就从受教弟子升格为传承弟子。至于这么短的时间,会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成背后有什么肮脏的交易,那就不是他会在乎的事了。
四魂之玉碎片的出现,代表着剧情已经开始,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取得能够介入剧情的力量,为此就算是付出一些代价也在所不惜,这也是他之前毫不犹豫选择得罪山田泰弘的原因之一。
第二十五章 终于开始加强的主角
当晚,苏启在琉璃的家里一直学习到深夜,学习的内容是呼吸法与观想法。
首先是呼吸法,通过琉璃的讲解,他才知道看似简简单单的呼吸中也有很多门道。
比如什么是顺呼吸,什么是逆呼吸,什么是外呼吸,什么是内呼吸;还有绵息、箭息、胎息、踵息等各种概念,又分吸气、闭气、咽气、呼气等各类要领。
而这些不过是基础,接下来又讲解了佛教密宗的《宝瓶气》,最后才是作为不动明心流核心秘术的呼吸法——《瑜伽三十六行》。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从密宗里出来的。
而所谓的《瑜伽三十六行》,也可称做《瑜伽三十六形》。严谨的来说,它并不是一种呼吸法,而是由对应人身三十六类形态的三十六种呼吸法组成的,几乎囊括人类行走坐卧所有动作的一整套呼吸法体系。
三十六种呼吸法,每一种呼吸法都要用到顺逆呼吸,都比宝瓶气更加复杂,甚至细致到什么时候该呼吸几次,深浅如何,该用那个鼻孔出气都有严格限定,有些还涉及到了时辰天气的变化问题。
当琉璃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苏启还以为自己不是在学剑术,而是在学修仙。
不过若说是修仙其实也没问题。因为据琉璃所说,当将三十六种呼吸法完全练习纯熟,融合归一,化成身体本能之后,便能借此开启灵光,获得心眼,并感知灵力。
涉及到灵力这种超自然能力,很显然,《瑜伽三十六形》已经超出了凡俗技法的层次。正因为如此,之前武藤石井才能挥出足以斩断钢骨的一刀,长古八轮才能一剑将鬼首斩成两半。
不过《瑜伽三十六形》只能壮大气血,锻炼人的身心协调能力,从而调伏心灵,强化感知,让人得以发现本身内藏的灵力,并以之强化身体;真正增强灵力、纯化灵力,还需要修行《不动明王观想法》。
《不动明王观想法》,简称《不动明王观》,顾名思义,便是观想自身为不动明王,受地水火风、刀兵恶鬼等诸般外相侵袭,却如如不动,悉皆降伏的一种观想法。
其核心思想在于“心相不为外相转,天地动而我不动,因其不动,是以能遍观诸相,知诸相非相,超然于相外”。简单比喻,就是面对任何情况心神都不会被动摇,所以能心如明镜,察知万有,过不留痕,从容应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