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2 / 2)
“她舍不得”不是“我舍不得”,也就是说顾思心先前也和她想过一样的事情。
顾思心长这么大,韩素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她在除了日用品和一些必用的衣物化妆品之外的地方主动去花钱。
就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顾思心也都没有向她们要过钱,凭着奖学金和家教她还存了不少。
钱虽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可也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顾思心的价值观继承了自己。
而现在,她的价值观因为苏茗又有了一些变化。
韩素很欣慰,这表示她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好了。
看来自己跟着丫头说的话她都听进去了。
“那就由你们决定。”韩素关闭了网页,双手放在桌子上,脸上带着难以捉摸的笑意:“不过‘舍不得’并不是‘不想要’。”
但顾思心却又摇头说道:“她就是不想要。”
这么笃定的语气虽然韩素以前在顾思心身上也见过不少,但那基本都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或者某些事情自身的看法,像这样的笃定别人的口吻却是韩素第一次见。
如果把一年前的顾思心和现在的顾思心放在一起比对一下,韩素觉得她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的这个。
想到苏茗的时候,韩素迟疑片刻,然后问道:
“苏茗还是没有跟你说她师父的事情吗?”
那些神奇的木头片她也曾经研究过,但都是无功而返,她又不是搞研究的,更不懂这种近乎是“玄学”的东西。
可是就这种“玄学”拉着她从死亡的边缘来到了宽阔的平面,这种能力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女大学生能拥有的,韩素很自然就叮嘱顾思心不要表现出太着急或者惹人厌的态度。
顾思心也当场点头同意,不过现在看,顾思心好像又是把她的叮嘱执行过于到底了。
顾思心摇了摇头:“没有。”
“你自己主动问过她几次?”韩素问。
微微皱眉,回忆了一下,顾思心说道:“两三次……吧。”
她也记不太清了,苏茗在师父的话题上模棱两可,甚至还说她没有师父这种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在这上面详谈。
加上老妈的叮嘱,顾思心也就没有再多问。
“这种人士应该都喜欢隐居,苏茗如果想带我们见她师父一面肯定会说的,还是跟之前一样吧,不用问太多。”韩素思忖片刻,说道。
顾思心点头:“嗯。”
两人一起从书房走出,刚下楼的时候就听到几声爽朗的笑声。
走到楼梯上的时候,顾思心也是看到老爸跟苏茗面对面坐着,正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一大堆,而刚才那笑声就是他发出的。
“聊什么这么开心呢?”韩素扶着楼梯扶手稳稳走下来,笑着问道。
“哈哈,聊了一些思心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思心可真的是人见人爱啊。”顾正感叹道。
“现在也是。”苏茗微笑,然后站起来跟韩素打了声招呼。
“韩阿姨。”
“阿姨?”韩素微微皱眉。
气氛突然一下子就掉了下去,顾正带着疑惑,顾思心却眼中流露出了一丝紧张。
而苏茗本人也是顿了一下,然后低头轻声开口:“……妈。”
韩素立即就笑逐颜开。
吃饭的时候,韩素对于苏茗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上一次只有顾正父女和苏茗三人,韩素因为病的关系只能在隔离房,而现在,没有了这些拘束,韩素表现的就真的像是一位慈祥和蔼热情的丈母娘一样。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苏茗可知道韩素是清楚她与顾思心只是妥协结婚的,在医院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点明了。
按理说,随着她病情的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好,她应该倾向于自己女儿,也就是让顾思心“自由”才对。
怎么现在令苏茗有种她在撮合自己和顾思心的感觉?
“尝尝这个,这是思心以前特别喜欢吃的,不过口味有点偏甜,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呃,喜欢喜欢。”
“那这个呢?这个是她老爸的拿手菜,今天他好像心情不错才愿意露一手,平时我让他给我做的时候都不愿意。”韩素筷子指着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眼睛则微瞪着身边的顾正。
正扒着饭的顾正听到这就不乐意了:“什么时候不愿意了?医生不都说过了吗?这是辣菜,你现在最好别吃辣。”
“那苏茗能不能吃辣?”
“还行……吧。”
韩素站起来直接就把苏茗身前的一盘菜跟顾正做的那盘调换了。
“那就多吃点。”
“……”
果然不是错觉,韩素和顾正两个人对于苏茗的态度都明显比上次来的时候要好许多,特别是韩素,苏茗不是傻子,那眼中的喜色肯定不是演的。
在有些无所适从的从饭桌上下来之后,顾思心的爸爸也要去上班了,而妈妈也要去午休,终于有一点时间容苏茗缓一缓。
但她也没有缓太久,因为还有任务没有做完。
来到车库边,苏茗从后备箱里拿出了黑色的背包,接着来到了原先韩素住的隔离房旁边。
隔离室虽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仪器和设备都还是处于待机状态,多一道保障总是好的。
苏茗径直走向阳台,刚才在没有进来之前,她就听到了几声清脆的风铃声。
跟那花坛一样,顾思心很严格的按照苏茗的“要求”布置了这个灵阵的阵眼。
现在苏茗就只需要查看一下运转是否正常就可以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过年在哪边过?!
结果也跟苏茗预想的没有太大差别:灵阵依然还具有功效,但是有些地方却也有一些灵气泄露进来,风铃上的几片铜片也跟着多了几道白色的痕迹。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条件所限,不管是材料还是制作的方法,苏茗都没有用到顶级的水平,最多算是中等偏上。
能维持快两个月都还有效果已经让苏茗很欣慰了,但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功劳都还是材料本身。
“要是我来晚一个星期,估计就会有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