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周喆直(2 / 2)
周喆直喃喃道。
“小周,你要相信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我的意义就是为人类留下这么个模型……而你活着的意义……我觉得应该是接过我的接力棒,将这一切讲述给后代听。”
刘欣说道。
“老师,我明白了,我会接过这个棒子,一点点地执行这一切,将您的理念,将我们的思想,传承给子孙后代,为我们的后世保留这美好的地球。”
周喆直终于抬起了头,眼神灼灼地看着眼前的刘欣。
“我已经没有多少年份可活了,小周,但我相信你能够带领大家走向新家园。万事开头难,地球的流浪在第一步是最举步维艰的。
小周,你要记住,这条路没有回头,我们已经被历史裹携着前进了。我相信你们,无论虚实,不计存亡。这条路,没有选择,唯有责任!”
………
“无论虚实,不计存亡。没有选择,唯有责任。”
2037年,华城科学院新大楼30层。
周喆直反复默念着19年前自己导师刘欣对他说的话,沉思着,坐在落地窗前,望着马路上车来车往。
他身旁的电脑正在慢慢暗下去,桌子上的A4纸上面写着一些复杂的流程图,他的笔慢慢地在桌面上滚动,最后“啪嗒”一声,落在了地面。
身后天花板上的监控头跳动着红色的光点,那红光就像是一只恐怖的眼睛,注视着一切。
“小陈。”
周喆直站了起来,朝着门外的小陈伸了伸手。
“周老师,有什么事要我帮您?”
“最近新大楼附近的安保状况怎么样?”
周喆直背着双手,面朝着落地窗,声音稳重但是又沙哑。
“周老师,您的意思是?”
小陈把笔拿了过来,准备记下周喆直的吩咐。
“帮我跟上面申请一些靠谱一点的安保人员和设备,最近可能有人会来拜访我。我虽然不怕,但是还是要防备一下。”
“您是说,最近会有人……”
小陈脸色一变,听出了周喆直的画外音。
“您知道是谁吗?”
“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应该有机会,亲自和他沟通沟通。”
周喆直笑了笑,叹了口气:“移山计划的第一批行星发动机的建造还有2年左右完工,但是这个世界也正在慢慢地风起云涌啊。”
………
2037年。科技大学致远楼9楼902会议室。
周晓峰坐在中央,终于听完了所有学生的汇报。
学生们的进度和他了解得差不多,关于550系列,一切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最快也要一年才能最终研发。
而数字生命计划的前身“生命备份”工程目前还处在记忆、思维方式备份的初期,课题组技术不行,还得靠科学院和印度生信实验室帮衬。
“接下来,我把我们课题组的方向分为3类,第一组,17人,全力开发550系列。第二组,8人,分为2个小组,1小组对接印度生信,2小组与研究院合作全力攻克生命备份工程。第三组,3人,研究我的芯片。”
“另外,小孟记一下,从此以后,我们课题组对于生命备份工程的称呼正式更改为数字生命计划,研究内容从记忆、思维的复制,扩充人脑意识探究部分。以后文献都要这么写。” 万界小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