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2 / 2)
要知道,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而从原始时代到现在依旧没有改变多少的智人基因就决定了,超过一百五十人的集体仅依靠原始手段是无法治理的,终究要落到“图腾”的塑造上来。
对于极道这种丛林法则为基底、直辖人数仅有数万的中型组织,“图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头领本身的塑造,而这种塑造首先就要明确一个“自然人”来作为“图腾”的承载体。
或许真正的大型集体,比如说国家或者巨型企业联合体,会追求“非自然性”的共同认同,为了权力的稳定过渡力求将“图腾”去自然人化,以达到认位置不认人的情况,这也是现代官僚体系所追求的。
但江户联合这种极道组织显然是不可能玩这一套的,极道中,【强人】才是永恒的领袖,源夜能这么顺利的当上黑龙会会长,他杀死了上杉智彦这一实绩是最大功臣之一,从不摘下面具的现任江户联合总长在这一点上,是异常不合格的,因为非自然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强人。
江户联合私底下也时有抱怨,不少一二代组的组长们都说过“我们与其说是在为总长效命,不如说是在对一个面具奉上忠诚,这再可笑不过了”之类的话语。
不过从源夜那天和江户联合总长的交谈来看,那个人并非是为了当上总长而戴上面具,而是为了可以戴上面具也如常行动才将总长位置“拿来”,言语中轻松写意,颇有几分世外高人不假于物的洒脱。
——这个情报倒很有可能是真的。
源夜在心中思考着。
言灵教派活跃的时间正好是全世界大失业潮之后带来的大混乱大崩溃,借着这股东风在巨型企业的企业战争开启后巨型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带来的动荡导致各地原有治理机构掌控力下降留出的“空置生态位”中发展起来的。
既然言灵教派是在旧有势力退潮之后留下的“空地”中发展起来的新组织,那自然会受到以同样方式起家的江户联合的抵制,两边产生冲突也算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有某些特殊的原因导致那段时间的江户联合的历史记录模糊不清,但大失业潮是十几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当时经历的人都没死完呢,江户联合中从那段时间留存到现在的老人并不在少数,从他们口中可以得知,当时的在全世界各地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兴起的言灵教派在东京和江户联合爆发过很惨烈的流血冲突。
结合江户联合总长对于言灵教派的厌恶——应该算是厌恶吧,至少在源夜看来算不上有好感,但现在情报不足,大家的态度都很“暧昧”,他作为旋涡中心的一个小人物也不好下什么绝对的判断,毕竟谁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反转。
结合这种厌恶来看,江户联合总长还有直接出手格杀言灵教派高层的流言流传,那他的动机就有了合理的支撑,明确了动机就能稍微揣摩一点他的想法了,总归是多了一点机会。
至少要清楚自己究竟是被当成“弃子”还是“棋子”,万一江户联合总长只是拿源夜当做弃子来使用,那他再努力做事也没用,只会让自己被创死的时候死的更惨而已——冲得越快死的越惨,那样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准备跑路。
而如果还有做棋子的资格,至少还能用功绩换取保护,甚至持棋自重也未尝不可。
——可这样的话,这份情报怎么解释?
源夜伸手调出了另一份电子文档,是江户联合的内部通报,上面清楚的显示着纪律检查局局长柳生公望带队扫灭了江户联合辖区中绝大多数新生的言灵教派发展出的下属组织,提醒帮众小心隐藏起来的言灵教徒,尤其要防范【无壁之人】以及不要被言灵教徒偷偷转化成无壁之人,并在附件中列出了其特征和一些防范方法。
——从这份情报来看,江户联合总长和纪律检查局局长都对言灵教派有明显敌意,两边都有亲自出手记录。
——那为什么江户联合总长会怀疑柳生公望投靠了言灵教派?是看出了他最近频繁动手的举动其实是伪装?
——也不至于吧?按照通报上的说法,整个东京都市圈的大部分言灵教派发展出来的组织都快被杀完了,要知道经略瀛洲是言灵教派接下来行动的重中之重,这个谁都知道,那在初期扩张,正努力站稳脚跟的关键时期,拿这么多教徒的人头来做暗子的投名状,感觉很亏啊?
===第二百四十一章 瀛洲现状===
——虽然说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确实是有点低,言灵教派既然是为了扩张势力而来,那消耗用来扩张的力量来达成别的目的,不正是舍本逐末吗?
——如果言灵教派真的要选择一些官面上的力量来作为自己的“保护伞”为扩张势力提供默许,那瀛洲有太多更适合的选择了,江户联合相对于言灵教派整体来说就是个蝼蚁,现在看起来炽手可热,不过是被当做棋子来争夺罢了。
源夜现在可不是那个对瀛洲大势一无所知的小白了,当上黑龙会头领之后,很多之前被封锁的情报对他敞开了怀抱,再加上他本来就有刻意留意这方面的信息,通过对各类渠道努力的旁敲侧击,已经大致摸清楚了状况。
以对言灵教派的态度的不同作为区别,瀛洲上层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包括九条家在内的【五摄家】为代表的瀛洲“本土派”,他们对于言灵教派举教迁移到瀛洲的行为异常抵触,主要的武装力量的是之前上杉智彦误认为源夜是其中一员的【纯净学派】——是由瀛洲学阀演变而来的超凡组织,天生与本土派亲善。
盖因这些传统家族势力的影响范围大多仅局限在瀛洲内,言灵教派的加入对他们来说不但会挤占本就有限的生存空间,还很有可能会引起太平洋东西两大国的态度变化,导致瀛洲作为“太平洋缓冲区”的默契被打破,那样他们土皇帝的日子就做到头了。
而另一边则是以霞关为代表的瀛洲幕府本身,以及与他们合流的、在瀛洲泡沫时期之后才开始崛起的巨型企业们所组成的“亲外派”,他们的资本大多来自于国际贸易,自然乐意引入新力量来压制本土派的势力,自身的超凡力量则是由霞关直辖的阴阳寮以及各个巨型企业的私人武装部门组成。
甚至于说就是因为亲外派主要依靠国际贸易,他们其实压根不在乎瀛洲本身的死活,其最终目的就是完全掌控瀛洲本土,建立高度集权的管理体系来最高限度的榨取劳动力,通过对内剥削使生产成本降低从而维持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为此他们完全不介意与言灵教派这种声名狼藉的国际邪恶组织合作,甚至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只要能稳定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哪怕将瀛洲宗教化,将全部瀛洲人都洗成狂热的言灵教徒,瀛洲变成言灵教派的教区也无所谓,不如说其实这一开始就在他们的备选计划之中。
而这一切冲突的最根本的源头,是西太平洋共和国第四月面都市和东太平洋合众国拉格朗日点殖民卫星第七集群的建设,一齐开始了。
社会变化,迈入源夜穿越之后所处的时代之后,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导致隔着太平洋对峙的两大超级势力发现,就算自己不下什么黑手,哪怕只是正常的进行经济活动,按照计划表进行通胀和量化宽松以维持经济健康,自己经济体系内的“小弟”们就会被自然而然的干碎,不出一两个经济起落周期,小弟们的财政就会事实上的破产。
太平洋两极对峙的新冷战时期和旧冷战虽然有很多不同,比如说不像旧冷战那样交流都被全面的封锁,但是在比好而不是在比烂这一点上还是和旧冷战时期是一样的,那自然不可能让小弟过的惨这种事情发生,不然谁还跟你混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大超级势力想破了脑袋,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世界各国的伟人点数都在二十世纪花光了的缘故,二十一世纪到现在都还没有产生新的经济学的颠覆性突破,自然也不会有新的解决办法,大家只得在故纸堆里找了找,把老方法又拿出来,翻了翻新继续用。
这个“老瓶新酒”的方法就是借着开拓宇宙、进行太空殖民的由头,用这个需要几乎整合半个地球的生产力才能完成的庞大工程进行产业链的再分配,让各国加入到世界生产链条中,从而让资本重新流动起来,挽救低迷的经济。
两个庞大工程的再分配确实是卓有成效,虽然还没运行完两个建设周期就整了个超级大烂活,搞出了大失业潮这种席卷世界的经济海啸,直接把全世界经济干停摆了二十几年,但说到底还是很有用的。
——至少肯定有用,没他不行,而且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了,那能咋办?凑合用呗!
既然新时代的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这两工程,那没加入这个计划,或者被这个计划排斥的组织,迎接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这也是那位阴阳寮的九条博士会说出这才是瀛洲的大局,要以大局为重这种听起来就蠢得要死的话的原因。
因为如果真的影响到了瀛洲承接产业的计划,那等于瀛洲会在接下来的十五年建设周期中,享受每天都签一次广场协议刺破一次泡沫的刺激体验,十五年过去,想必应该会从信息时代直接倒退回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吧。
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是有些夸张的,但大差不差。
不过瀛洲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再加上历史上的一些特殊原因导致形成了现在瀛洲这样独特的社会环境,得以从两边都承接到一些产业,所以近年来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本土派就是这一利益体系的直接受益者,当年大失业潮发生之后,瀛洲幕府事实上的破产了,泡沫时代和千禧年之后新兴起的现代企业自然也遭受重创。
本土派的家族势力们凭借手上持有的大量在动荡时期贬值幅度没那么大的不动产、自然资源、矿产、黄金和实业等资源,以及瀛洲的“封建传统”带来的政治资本雀占鹤巢,借霞关的壳子做大了自己的势力,最终借此成功承接了第一波产业转移,正式成为瀛洲这盘棋上举足轻重的棋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依附于瀛洲幕府体系的寄生虫。
毕竟他们当初已经被某位外国天皇打断过一次狗腿了,又重新成为棋手的感觉那是再美好不过的了,自然是不会放弃这来之不易的“呼吸权”,因此最倾向于维持现状,最好永远不要改变。
===第二百四十二章 现状分析===
相对于通过血缘、瀛洲传统的封建师生关系和入婿制度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本土派,瀛洲的亲外派的主要构成则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的苦主——也就是瀛洲幕府,以及通过海外置业、资产分置等操作规避了风险,在大失业潮中受损严重,影响力大幅度衰退,近些年才修养完毕卷土重来的新兴巨型企业们。
按理来说,瀛洲亲外派的实力是更占上风的,毕竟现在早已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般可以一国敌全球的日不落时代,仅仅靠瀛洲本土筛选出来的人才自然比不上从全世界招揽过来的人才,单人口基数就不可同日而语。
更何况本土派拥有高紧密度的代价就是高度的封闭性,对于控制区内的超凡人才压根没有进行充分的发觉,除了以五摄家为首的封建家族们可以凭借自己那能够通过血脉传承的独有超凡血统来维持还算看得过去的精英战力,其本身的超凡技术是不如亲外派的。
至少根据筱原纯夏的说法,在她执行任务的途中,从来没有遇到除了五摄家非本家血脉和平民成长起来之外的、用于填充基础战力的人工超凡者想她一样,大多都给她一种奇怪的“残缺感”,想来是本土派的超凡生物技术不太过关。
而导致两派现在依旧处在势均力敌的角力状态的原因,首先是作为亲外派“主心骨”的瀛洲幕府自身态度就颇为“暧昧不清”,由于历史原因,幕府本就和五摄家这些瀛洲家族势力还维持着藕断丝连般的联系,毕竟在五摄家正式做大登上瀛洲舞台之前,两边可谓是一体共生的关系。
然后就是巨型企业们本身的摇摆不定,他们有的向着东边,有的向着西边,还有的自己就是国际上的一个中立的独立组织,屁股各不相同,除了都是从瀛洲起家之外可以说没啥共同点,互相见面没先把狗脑子打出来都已经算好的了,还要忙着充当白手套来为自己背后站着的力量的利益对瀛洲进行干涉,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这种事确实有点太为难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