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楚定天下 > 讨论章(今天学校有个讲座,中科院院士过来,没空更新)

讨论章(今天学校有个讲座,中科院院士过来,没空更新)(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好莱坞没有假期 修仙从进入低武开始 我在现代都市加点练武 你们这样怎么能搞好魔法 道侣助我长生 夫人,我又来论道了! 从雷欧开始无限横死 我真没想恋爱啊 美漫:从成为二战英雄开始 入狱十年,未婚妻竟变化这么大

\u对吴起,郑国应该有些怨念。

\u刚平之战又一次成就了吴起常胜将军的名声,他指挥着楚军所向无敌,重创强大的魏国,威震天下。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吴起的功业把郑国给牵连进去了。

\u当时情形是这样的,魏国遭到赵国和楚国南北两面的夹击,它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在北线,开战初期它就和赵国展开激烈对抗,打的不可开交。

\u而在南方的魏楚边境线上,一开始的战况显得没那么激烈。像赵国一样硬来不是吴起的风格,他玩了个声东击西之计。

\u他先安排边境线上的楚军实施小规模佯攻,迷惑魏军,牵制住魏军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突然间,他出其不意,亲自率领楚军主力部队长驱北上,一直杀到黄河岸边,楚军穿越梁门(位于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军林中(位于梁门以北,饮马于黄河。

\u楚军甚至还渡过了黄河,和魏军战于河内地区的州西(今河南省武陟县。

\u吴起曾经长期在魏国做将军,他了解魏国的弱点。魏国领土形状像一个杠铃,两头大中间小,只要楚军能够占领位于杠铃中间的细杆所在位置,也就是河内的州西附近位置,就能把魏国给一切两断。

\u魏国都城安邑在杠铃的西边,和赵国,楚国交战的两条前线都在杠铃的东边,它被一切两断的后果很严重:所有正在作战的部队都收不到来自中央政府的命令,整个指挥系统陷入瘫痪状态。

\u赵国也趁机发起反攻,火攻棘蒲,攻克黄城,楚、赵两国联手大败魏军。

\u吴起确实用兵如神,他的行动是改变战局的关键,不过我有个问题,行动过程中吴起是怎么避开魏国在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神出鬼没地直接出现在黄河两岸的?他是飞将军,从魏国人的头上飞过去的吗?

\u当然不是,他也只能走地面。他是通过楚国小弟郑国的领土做到这一点的,郑国灭亡的致命原因就此埋下。图片

\u刚平之战吴起行军路线图(感谢战国吧长城长提供原图

\u魏国运气还算不错,在它的危难时刻,支持吴起的楚悼王突然去世,吴起回国奔丧,在楚国内乱当中被人杀死,这场战争戛然而止,不然的话魏国损失还会大许多。

\u战后,痛定思痛的魏国开始认真反思失败教训,它意识到,只要郑国还在,楚军就随时可以再做一遍吴起做过的事情,借助郑国领土直接攻击魏国的要害部位,所以只能让郑国消失。

\u半个世纪以来,韩国一直都在不断攻击郑国,吞并郑国是它梦寐以求的国家目标。这半个世纪魏国始终拒绝帮助小弟韩国吞并郑国,现在它改变了主意,它主动对韩国表示,魏国将全力支持它灭郑。

\u有福之人不用忙,韩国并没有参加刚平之战,它完全没想到最大的一块好处会轻易落到自己头上,它笑的嘴巴都合不拢。

\u公元前375年,魏国调动大军猛攻楚国,在榆关击败楚军,迫使楚国必须集中所有兵力抵抗,无力去援助郑国。

\u韩国抓住这个难得机会,也在同一时间派出自己的全部军队,最终攻灭了郑国,它还把都城迁到原郑国都城,改名为新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彭格列雷守观察日记 用魅惑技能勇闯快穿世界 阳光花园社区 我用反派魔君修炼了 祂的巢 你不要什么都学啊[星际] 六零之后妈统管全家 老婆我真的不是阴湿男鬼 九十年代大佬的初恋 心动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