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开张(1 / 2)
酒楼开张当天,附近街道人山人海。
鞭声齐鸣,锣鼓喧天,舞狮、杂耍等艺人们欢欢喜喜地沿街游行。
门口盐河上还有数艘花船,歌伎在其中抚琴唱曲。
醉八仙的金字招牌悬于檐下,熠熠生辉。
烧过纸钱宝烛之后,受洪宽邀请,当地有头有脸的富商显贵、文人墨客等宾朋陆续前来。
他们带着贺礼贺幛,口念吉祥话,喜气洋洋地拱手祝喜。
张行书在前,洪宽在后,他们都知道谁才是掌柜,谈笑间说的都是些年少有为、前程似锦等赞语。
门口有洪宽安排的伙计,谁来都唱喝一声,唤出来者的身份名姓,以示尊敬。
“山阳县钱掌柜,祝张掌柜岁岁平安!”
这祝语说得突兀,没人把贺岁的话用在此处,听着反倒像讥讽。
钱掌柜穿过人群,带着十几个小厮,气势汹汹地走到近前。
洪宽面色一冷,从牙缝挤出声音道:“今日我不与你争,你休要生事。”
钱掌柜冷笑道:“谁说我来生事?你瞧这是什么。”他朝身后努嘴,小厮们手抬牌匾,上书吉庆有余。
不过这牌匾实在太过寒酸,仿佛是随意拿块朽木雕的,字迹也歪扭七八。
张行书知晓他来者不善,也没有多言,冷漠道:“多谢钱掌柜,请进。”
钱掌柜率小厮们涌入酒楼,把门口的摆饰撞歪了好几个。
张行书与洪宽来不及吩咐伙计盯着他们,只听又有唱喝传来。
“山阳县衙县丞李大人,恭祝张掌柜生意兴隆!”
先前来的都是各家掌柜,这位可是当地的官府中人,张行书不敢怠慢,连走两步上前,回礼作揖。
李县丞文弱书生模样,年约三十,笑着虚扶张行书,开口道:“张掌柜竟如此年轻,我受知县大人托付,给张掌柜送块牌匾!”
后面两个衙役抬着牌匾上前,书着宾客如云四个字。
“多谢县丞大人、知县大人厚爱,里边请!”张行书再一拱手,连忙唤来伙计请诸位进去。
后脚刚从酒楼出来,外面又来几人,丫鬟告诉小厮来者的身份,小厮点头后唱和道:“泉州掌柜吴泰,恭祝张掌柜财源滚滚!”
周围瞧热闹的百姓争相眺望来者。
张行书也愣了一下,来的居然是金铃与金钗,身后还跟着抬牌匾的小厮。
她们齐齐朝张行书施了个万福礼,金铃妩媚动人地笑着道:“张公子,莫不是不欢迎我们姐妹?”
张行书虽然闹不清吴泰为何会让她们过来,却也客气道:“岂敢,岂敢,快请进!”
金铃千娇百媚地横了他一眼,拉着金钗往酒楼移步。
后面又来了几位宾客,张行书忙得满头大汗,笑得脸都僵了。
“太常寺少卿云大人,祝张掌柜永隆大业,昌裕后人!”
先前来了县丞还好,这太常寺少卿的名头太过吓人,周围百姓的声音都被这声唱和盖了下去。
只见来的是一位丫鬟模样的姑娘,身后跟着几个小厮,抬着牌匾。
张行书瞧她面熟,仔细一看,她不就是之前在云青鹿的画舫岸边遇见的那位?
“张公子,小姐托我过来贺喜。”丫鬟施礼过后,把一封信笺递交给他,又道:“这是张小姐要奴婢转交的书信。”
也不知云青鹿远在山西,是如何得知自己要开酒楼,无暇多问,回礼道:“有劳姑娘,请入内稍歇。”
百姓们都窃窃私语,好奇这位年轻的张掌柜到底什么来头,怎的这么多人前来贺喜。
张行书还没转回身,只听身后又传来一声唱喝。
“总督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大人,祝张掌柜隆声援布,兴业长新!”
这声唱喝宛如炸雷一般,惊得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陈家人世代忠良,每辈都出勋臣名将,是朝廷的肱股之臣。
便是寻常百姓,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陈轩笑着迈步上前,拱手道:“小弟祝张大哥生意红红火火!”
“你,你……”张行书半晌没说出话来。
陈轩扁着嘴,一脸委屈道:“平江伯正是家父,张大哥不会怪我瞒着你吧!”
“没有,快进去。”张行书回过神来,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将他迎进酒楼。
见张行书一如往常对待自己,陈轩也笑了,迈步进去。
张行书回到门口,又迎了几位宾朋,而后看了看日头,朝旁边伙计耳语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