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 第四百零一章,大同世界的两个阶段:社会大同与人人大同

第四百零一章,大同世界的两个阶段:社会大同与人人大同(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养生系太子的日常 重生从乡村饭馆开始 诸天:文明培育师 大小姐她有事是真上呀 遮天:吾弟叶凡必有仙帝之姿! 长生从狗官开始 面壁者:神话复苏 神奇宝贝之天帝 灵气复苏:开局创造人仙武道 神奇宝贝之黑客系统

而国学上设置考核,就有这样的特性。

由于国学特殊的授课模式和教学内容,客观上注定了它考核方式必然与众不同。

这种考核测的是能力而不是成绩,任何抄袭和模仿都不可能被蒙混过关。

因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受任何单一因素掌控,仅凭智力和努力并不一定对此有所提升,所以补课等内耗手段都没什么用。

当然,不管国学本身对儒家的影响,还是国学教学对青少年的培养,都是基于萧云有备无患心态的防范意识。

在未来也不一定会用得上。

毕竟教育的普及本身就具备增强人们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功能。

当大家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都很强的时候,也就无所谓什么考核了。

当人人都有萧云这种强大逻辑思维的时候,那大同世界就自然诞生。

所谓大同,不是道德的大同,不是人性的大同,而是人们在认知上共同达到顶点。

最重要的是,这并不是说只有人人达到顶点,社会才能改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因此只要集体的认知能达到就可以了。

甚至都不需要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要能做到一百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就完全没问题。

这一阶段也可以被称为社会性大同世界。

而这与人人大同的区别是,可以将内耗降到一个极限。

另外,社会性大同其实还有一个捷径。

就比如,即便一万人才能顶一个“诸葛亮”,想进入大同,那也没问题,只要人为的禁止一万人以下的群体生活就可以了。

这也是为什么萧云要将人聚集起来,建立生活区,强制集体生活的原因之一。

至于为什么只有五百户而不是越多越好,只是因为在农业社会结构下,必须兼顾土地需求。

人太多的话,出门的劳作距离太远。

……

七月初五,身在莱州的萧云,收到了教学部有关国学课程的教案。

对于教育部的反馈,他非常满意,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步伐越来越稳。

太平军结构的合理化,很少会有什么棘手的事情牵扯住萧云的精力,这样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去统筹全局。

这同样是个良性循环。

否则,萧云的能力再强也没用。

太平军发展的很顺利,而大明的有些人却陷入了困境。

夜已深,洪承畴疲惫的揉了揉脑袋。

自从上个月接到了山东那边的消息,到现在他依旧没有什么动作。

算着日子,要不了多久,皇帝的勇卫营就会启程前往山东。

最好的时机就是在勇卫营到达山东前,将其调离山东。

当然晚一点也行,反正在他看来,以皇帝现在的心态,只要哪里发生点意外,肯定会优先选择调动勇卫营。

毕竟皇帝应该不想一上来就让勇卫营和墨家对上,能有别的机会练习一下再好不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卡萨大陆种地日常 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未婚妻成为长嫂后 被误认为是顶级Alpha之后 佳偶天成 女首富[八零] 直男在bl恋综成万人迷 女配她亲戚有点多 特级靠弹幕剧透养崽 放学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