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谁能由己?(2 / 2)
然而没了关宁将兵的配合,想要对付高迎祥的精锐流寇却并不容易。
当然,这在卢象升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并非是他狂妄自大,因为没了关宁兵马,还有洪承畴的手下。
不管是贺人龙,还是左光先都不是软柿子。
只要几路兵马汇集到一起,那流寇也只是瓮中之鳖。
可他没想到的是,想要几路兵马汇集到一起却是难如登天。
贺人龙和左光先本来离流寇更近,却没有比卢象升更早的来到关中。
一直磨蹭到八月二十一日,才形成了对流寇的包围。
然而此时的流寇已经不是刚开始反叛时的模样。
在精锐组成的钢铁骨架之下,血肉已经丰满了起来。
简单的说就是又出现了一大批的追随者。
因为这时候的高迎祥等流寇首领在艳羡墨家稳如泰山的地盘之时,也会把墨家的强大简单的总结为善民善政,所以现在并不是简单粗暴的裹挟民众。
虽然还没有喊出那个“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但也有着不错的效果。
二十四日,高迎祥的心腹将领在武亭河阻击大明官军,孤山副总兵艾万年战死!
二十五日,罗汝才带兵在黑水峪与总兵贺人龙大战。
朝廷兵马一触即溃,贺人龙退守武功县城。
二十六日,高迎祥另一个心腹将领黄龙被卢象升斩杀在蓝田县城下。
紧接着,刚刚有所战果的卢象升就顿感压力倍增,在敌我人数悬殊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守商州。
这时的卢象升既惊又怒,惊得是流寇人数远不止两万,怒的是西线的朝廷兵马丝毫没有起到牵制作用,最后只能功亏一篑。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一直被称为流寇的叛军竟然“不流动”了,开始正面对敌。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高迎祥不趁着现在兵马粮秣充足把官军打残,到时候到了巴蜀更危险。
毕竟都说蜀道难,子午谷这条路并不好走。
商州府衙,卢象升皱眉问道:“勇卫营到哪了?”
现在这里的兵马不堪一用,他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勇卫营身上,只是这京营的名声素来不好,这数千里的路程也不知道得多久才能到。
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在意勇卫营的他,开始询问起勇卫营的行程了。
听到总督大人的问话,下属不敢怠慢,当即说道:“回大人的话,孙将军已经到了洛阳了。”
这位下属口中的将军就是勇卫营三位军事主官之一孙应元,也就是此次勇卫营的指挥统领。
“洛阳?这么快!”卢象升的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转而眼前一亮。
作为常年带兵上战场厮杀的总督,自然清楚这样的行军速度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