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崇祯皇帝竟然要先“掀桌子”?(2 / 2)
当然,他现在的成长也并非只是那一个月的功劳,是几年来频繁与墨家接触之后才有的变化。
这时,王承恩感觉到皇帝陛下没有了刚才的急躁,暗自松了一口气,恭敬道:“奴婢本是愚笨之人,也就是在事关皇爷的事儿上能灵光些!”
“行了!起来吧!”不知怎的,在如此的关键时刻,崇祯皇帝竟然有了难得的放松。
心情平复之后的他,也就没有了去找什么周延儒的心思。
尽管之前方正化说什么祖大寿为私仇而忘国事,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也知道这件事必然与儒家的一些人脱不开干系。
连王承恩都能看透的事情,若说祖大寿这些武夫不明白或有可能,而那些整天勾心斗角的儒士怎么可能不明白!
所以造反的不是什么祖大寿,而是儒家。
至于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崇祯皇帝不得而知。
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不过,没有退路不代表没有胜算。
他不相信祖大寿反了,别的地方将士也会跟着反。
他还有秦良玉、有卢象升、洪承畴!
更重要的是墨家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因此,接下来的京师之战可能是大明的亡国之战,也未必不能是鞑子的灭种之祸!
只要能拖到援军到来,自己就不会输。
在之前犹豫之时,他还愿意相信周延儒,而现在则只要是文官,看谁都不像好人。
也多亏了王承恩让他及时看清真相,否则等确定鞑子直奔京城之后,再做反应就有些晚了。
思及此处,朱由检侧头看向方正化,冷冷的道:“你去查一下,这两年暗里明里提过和鞑子议和的所有官员,给朕全部抓起来,严加审讯,看看是谁想要换朕这个天子,那朕就先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这就是提前看清楚的好处之一,但凡有一点糊涂,不能确定是否是儒家搞的鬼,那崇祯皇帝就永远也不可能如此行事。
因为君臣之间可以不讲情面,但若连律法都不顾了,那就是直接掀桌子了。
虽然现在的崇祯皇帝没有说出“文人皆可杀”的话,但也做了一件快意恩仇的事情。
当然,这件事只是属于皇帝的私愤。
所以一旁的王承恩也只是喉结动了动,终究没有说出规劝的话。
心道:“或许这样也好!”
“王伴伴,勇卫营有多少人马?”崇祯皇帝打断了王承恩的思绪。
这边的王承恩立即缓过神,当即说道:“皇爷,勇卫营现有近六千兵马,虽说有一半只完成两个月的操练,不过这些人里有不少原本就是从军中挑选的,上战场没问题!”
他很清楚皇帝的心思,所以不等对方再问,便主动说道:“如今鞑子大军即将进入京师,也不清楚一路上的城池有谁已经投了鞑子,勇卫营已经不适合出城阻敌,只能留守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