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别无选择(1 / 2)
王承恩离开之后,城外某处高台,黄太吉放下望远镜。
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重赏!每人百两。”
“嗻!”见主子高兴,小内侍也跟着轻松起来。
这时,黄太吉又补了一句:“若五日内轰塌城墙,再赏百两!”
百两银子虽然不算多,但葡人带来的炮手足有八百余人,叠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数目。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黄太吉才真正的放松下来。
如果没有这些火炮,就会有大量的大清勇士倒在城墙下。
若是伤亡超出了预计,那就对接下来的战局极为不利。
毕竟墨家才是真正的对手。
现在好了,儒家如此尽心卖力,当不会再有变数。
…………
紫禁城,
王承恩疾步来到大殿。
此时大殿里除了崇祯皇帝之外还有一人,便是当朝首辅温体仁。
自从和鞑子使者交过锋之后,这温体仁就搬进了文渊阁。
想不到最后守在崇祯皇帝身边的除了忠心耿耿的太监之外,还有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阉党。
何其讽刺。
“王伴伴,朕听到外面响炮了,是已经开始了么?”朱由检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有些轻松随意,但眼角浅浅的褶皱和眼中淡淡的血丝却是掩饰不住的。
他不懂军伍之事,所以也不想给身边人太多的压力。
只是崇祯皇帝的这些心思,不可能瞒得过常年伺候人的王承恩。
王承恩也同样不希望自家的皇爷整日忧愁,只是鞑子的火器太过犀利!
而且他此次进宫也并不是想要向皇帝陛下问计寻策,只是让皇爷心里有个准备。
鞑子的火器攻城根本没办法破局,那样的强度,连修补城墙都来不及,而出城兵力又不够。
若城外单单只有鞑子,王承恩还敢赌一赌鞑子的火器弹药可能后继无力。
然而现在鞑子的背后是不知道多少儒门士族支持,期待对方弹尽粮绝,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今时今日在他看来已成死局!
思及此处,王承恩喉咙有些干涩,嘴唇抖动着,艰难的说道:“皇爷,城墙怕是受不住了,京里可用的兵马太少了,为今之计还是退守皇城为宜。皇城城墙只有二十余里,不到京城城墙的三成,六千勇卫营足够撑到援军到来。”
当然,王承恩说能撑到援军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天知道援军什么时候能到,只不过这样做一定比现在守整个京城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