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辽东战事(1 / 2)
听到黄太吉的吩咐,廖安心里也是一惊,这是打算用祖家军的命填城。
可仔细一想,这样的做法没什么不妥。
毕竟鞑子刚刚折了数千人。
若是这样继续下去,谁都讨不到好。
自己这边已经得到山东的消息,老爷已经回江南了。
也就是说要不了多久,墨家的兵马就会到来。
说到底自家老爷的这一番布置,就是要让鞑子缠住墨家。
要是到最后鞑子连京城都打不下来,那就不要谈什么牵制墨家了。
现在黄太吉将这件事交给自己来办,而不是直接发一个干巴巴的圣旨了事,也是希望自己能让祖大寿等人明白这样做不是借刀杀人,的确是形势所迫。
权衡利弊之后,廖安也没有了别的选择,于是俯身领命而去。
…………
辽东,双台子河。
也就是后世的辽河。
此时这里已经是冰天雪地,即便是正午的太阳高照,地面上的厚厚积雪也没有丝毫的消融。
一个面容冷峻的年轻男人收起滑雪杖,蹲下身观察雪地上的滑痕,随即皱起了眉头,喃喃的道:
“不像是滑雪板的痕迹。”
在这个时代滑雪板不是太平军所独有的,甚至在数千年前的北方部落就已经出现过。
这时,一个敦实的汉子也跟了过来说道:“沈队,这是靰鞡滑子留下的印记!”
“啥?”沈承宇好奇的抬起头:“靰鞡是啥玩意儿?”
至于滑子,他倒是能猜到,无非就是滑雪之类的工具。
“靰鞡就是鞋子的意思,是鞑子的话。俺们当年跟着毛帅打游击的时候遇见过,鞑子那边有一支专门在冰雪活动的滑子兵。”敦实汉子解释着。
原来如此,沈承宇恍然,旋即又疑惑道:“怎么这么重要的消息,从来没有听你说过。”
眼前这个敦实汉子,名叫顾勇,辽人,以前是在东江镇中的斥候,一身武艺也是不俗,另外还精通鞑语。
这话问的顾勇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件事,憨厚的挠挠头:“俺以为滑子在这边的大山里不算啥稀奇的,这东西也就在冰上好使,离了河道还不如马,况且就算在冰上也没有咱的滑雪板快。”
只能在冰上用?沈承宇看了看旁边结冰的河道,滑子的痕迹的确是从那里延伸过来的,而且连顾勇都知道的事情,那李支队和师父肯定也很清楚。
他们都没有刻意提过,那就不需要担心什么。
这时,他也反应过来,自己也是辽人,竟然没有听过滑子。
不过,这也正常,当年自己才刚刚十岁,鞑子来之前连村子都没出过。
说起来,再往西走百多里就是自己的村子。
十年了,不知道当年的村子还在不在。
一想起来曝尸荒野的父亲,沈承宇就心如刀绞。
年纪小真的能是心安的理由吗?
不!愧疚无时无刻不在噬咬着他的内心。
不过,现在,所有的悲愤悔恨都化作他变强的动力。
很快,他再次将负面情绪压下,面庞重新变得冷峻,低头仔细观察着地面的痕迹,沉声道:
“滑痕周围的冰碴不多,他们应该一个时辰左右之前来过这里。人数大概三四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