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黄太吉的紧迫感(2 / 2)
斥候是干啥的,大家都很清楚。
这件事可骗不了人,就算他说不需要帮忙,也肯定拦不住父亲的。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若此行有了当地的向导,的确容易一些。
于是沈承宇退而求其次,也提出自己的要求:“爹,找人带路也用不了那么多人,先把您的人送到安全的地方才行。”
听到这样的话,沈心诚这才漏出满意的笑容,当即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别跟你爹耍心眼,别忘了我在这儿跟鞑子斗了十年,啥没见识过?知道你这些年学了不少本事,放心,我不会让他们留在这拖累你的!”
这时候,沈承宇也意识到自己的顾虑其实都是多余的。
自己父亲不是普通的山野村夫,不说现在带着数百土匪杀鞑子,就是从当年能单杀三四个鞑子来看,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战场老兵。
从这个角度看,沈承宇并没有继承到父亲的优点,他的成长完全是靠一股拼劲。
现在,讨论有了结果之后,父子两人开始了正常的聊天,像一个正常的久别重逢的父子一样,互相诉说着各自这十年间的经历。
到最后两人都是唏嘘不已。
尤其是沈心诚,本以为自己的儿子这么多年肯定受了不少苦,没想到还能遇到贵人。
至于儿子为了变强而遭的罪,在他看来算不得苦,好男儿就该如此。
现在他也终于知道了太平军到底是个什么存在,也就彻底放下了心。
接着,就从自己的山匪队伍里选出一些能力突出的人帮助太平军。
有了沈心诚一众土匪的帮助,也的确让太平军在宁锦地区的布局提前完成。
与此同时,这里的消息也被沈承宇派人传到了身在辽东腹地的李九成。
于是,李九成的特战支队开始收拢兵力,由之前的分队独立作战变成了小队配合战斗,开始高调的出现在鞑子的核心区域。
之所以能在前一个阶段做到不打草惊蛇,也多亏了他当初跟随毛文龙在这边打过游击,熟悉环境。
很快,沈阳城里就开始乱了起来。接着就有信使从城内奔驰而出,朝着关内而去。
不过,想要让黄太吉知道自己后院起火,还须几天的时间。
而现在的黄太吉依旧不轻松。
将祖大寿和吴三桂等人的兵马调过来攻城之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虽说面对这样的攻城,京城之内的那些不太靠谱的兵马就不可能闲着。
但好在在取得了第一轮的胜利之后,不管是兵士还是百姓,都多了几分勇气,守起城来颇为卖力。
这样的局面不是黄太吉想要的。
已经在这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