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死不休!(2 / 2)
或许在曾经的历史中,他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但现在数次败于墨家,早就变得谨小慎微。
甚至此番与儒家的合作,都是对方主动靠上来的。
同时,这样也说明了形势有多严峻,连他也没有了选择的权力。
当然,黄太吉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办法,之后他虽然选择的是按部就班的攻城,但实际上开始的时候也派大清勇士继续攻打城西试探。
这也是想着,若是明军将精锐分去守城,城西或许就容易了,至少也能摸清对方的实力。
所以才会第一时间将祖大寿的兵马调过来。
谁知道这不试不要紧,一试就更迷茫了。
不仅城西硬,城墙上的明军也是同样的强悍,这才让黄太吉真的投鼠忌器。
这才耽搁到现在。
而此时连廖安都这样说了,黄太吉也就有了决断。
于是,在廖安离开之后,他就开始召集满蒙八旗议事。
至于汉八旗?由于没有了吴桥病变的后患,大清还凑不齐汉八旗的人。
或许祖大寿等人才是最适合的人选,只不过此时还不够格。
很快,黄太吉做出了不分昼夜强攻城西的决定,并且排好了上阵的顺序,第一个打头阵的自然就是直性子的代善。
为什么要不分昼夜?
自然是因为城西特殊的半圆防御,大清兵马要想破城,就必须将半圆给占满了。而一旦中途终止进攻,明军就会再次占满半圆,那么再次进入的清兵就又需要从头开始。
其实之前廖安的顾忌也是多虑了,因为这种战法,就算让祖大寿的兵马上也没用。只要抵不住明军的攻击,同样也可能让明军重新填满战阵。
……
十月十四日,晌午刚过。
代善和自己的儿子岳托带着自家的兵马朝着城西而去。
由于此战的特殊性,打头阵的人几乎就是有死无生,所以黄台吉还是给了充裕的时间准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年即便是在面对白杆兵和戚家军的时候,也没有这么惨烈。
攻城刚开始的时候,连日来已经习惯了城西攻防的王承恩,并没有意识到这次鞑子的进攻与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然而,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鞑子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直到暮色将近,对方依然是源源不断朝着城西狂奔。
他这才意识到这次鞑子恐怕是要不死不休,鱼死网破了!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古往今来皆是如此,那此时城西的攻城战也没有例外。
之前的战斗之所以顺利有很大原因是时间不够长,都说量变引起质变,真是一点没错!
在鞑子的持续攻击下,明军终于出现了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