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极刑(1 / 2)
这是存了要亲眼看看儒家下场的心思。
萧云不清楚,眼前这个还算面善的青年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不过,通过他对儒家的恨意和放弃帝位的果断,也能多多少少猜到一些。
所以这样的要求,萧云觉得并不过分。
只是在此之前,他还是要再确认一下:“这么说你是打算留下来?”
“正是,王伴伴把墨家的治下说成了世外桃源一般,自然要见识一番。若是能四处逛逛就更好了。”朱由检很是兴奋。
没错,就是兴奋。
按照常理来说,堂堂大明皇帝自己主动退位,本就是一件很委屈的事情。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历史改变后的崇祯皇帝虽然在位时间短。
但架不住他现在觉悟的时间长啊,越是清醒,一路走来就越觉得憋屈。
所以相比于退位,儒家给朱由检的刺激也不算少。
更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心里真的是很在乎百姓,或者说在乎百姓对他的看法。
满朝文武骂他是昏君,或许不会很伤心,若换成百姓,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否则,在原本的历史中,他就不会硬挺着说什么“皆诸臣误朕”。
更不会在临死前写下“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往好一点说就是在乎百姓生死,往坏里揣测,也无非是“在乎名声”之类的评价。
不管如何,他都是一个在乎百姓看法的人。
而这样的人,接受了百官背叛,就更怕连百姓也离心离德。
说到底,在他看来,面子比里子重要。
他能从王承恩口中了解到墨家的情况,就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绝无胜算。
与其到时候硬挺着守城,被人唾骂,还不如果断一点。
不管以后如何,今时今日的三跪,也必将载入史册。
秦始皇以扫六合,统一天下,开创帝制闻名于世,而他朱由检也会因为终结帝制而名垂千古。
以此种种,说明他的心情是真的好。
另一边,萧云感觉朱由检的期待,笑着点了点头:
“想要四处逛逛也不难,我这里有很多营生都需要四处辗转。就比如这死囚营和劳改营,每次新兵基地或战士出征的时候都需要设立临时营地,专门关押这些人。”
这也不算是优待,只是很普通的调动。
可朱由检听了却眼前一亮!
战士出征是做什么的,不用猜也知道,肯定少不了要对付儒家那群人。
这不就正好合了自己的心意,既能四处逛逛,又能消解恨意,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当即说道:“那就选死囚营了!”
见朱由检这么着急,萧云摆了摆手道:“先不要着急做决定,等到了那边,或许会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审讯人员,可以直接接触有罪的儒士。
当然,这件事萧云没有提,毕竟审讯人员对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不能私相授受。
联想到审讯,他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于是便转身朝着身后的人,吩咐道:“把那两个人带过来。”
朱由检不知道这位萧总管怎么突然来了这一句?
不过很快他就看见墨家的人,从远处带过来两个人。
看打扮是鞑子的模样,也不知道是谁,但应该是什么大人物。
不过,人还没有被带到,朱由检身旁的王承恩突然尖着嗓子,震惊道:“是黄太吉!”
虽然还看不清人,但对方身上的衣甲是非常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