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老张家的荣耀(2 / 2)
简单和可重复性决定了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要求更低,更容易培养。
既便于管理,又方便监督。
再加上足够全面的职能部门,那么一切都可以井井有条。
张振山收拾好装备,带着二排和三排的战士来到居住区与其他要去京城的人员汇合。
到了之后,他趁着人还没集合起来,就先来到了养赡堂。
养赡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区里赡养老人的地方。
这里住着张振山最尊敬的大爷爷,也就是当年张家埠的老村长。
边防区的名字虽然用的张家埠这个名字,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百来户的小村子,位置也与之前的张家埠不同。
太平军中生活区的名字也没有太多的讲究,都是根据原来的地名或者村落名起的。
有的生活区是直接由原来的村落扩建而成。
也有像张家埠这样的,整体搬到另一个更合适的地方重建。
这是因为原来的张家埠周边的耕地面积不够,只能满足百十来户耕种。
而生活区的标准,基本都是五百户起。
在后世五百户,也就是一个大的村落。
但在这个时代,人均耕地面积比后世至少要高出两倍以上。
那么相应的生活区总面积也要大上数倍。
这面积一大,生活区边缘的耕地离百姓的住所就远了。
在没有便利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出门远距离劳作就会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平军的生活区往往不会只有一个住宅区。
除了中心位置的主住宅区之外,在生活区的边缘也建有住所。
这些住所与主住宅区不同,没有取暖设备,基本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有人住进去。
这样就避免来回走动而浪费时间。
不管是劳动工具,还是土地产出都可以就地存放。
除非是有敌袭出现,才会将东西转移。
而事实上,在太平军的统治区内,大部分的生活区基本不会出现敌袭。
“山娃子!你咋来了?”张振山刚进院子就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住了。
被人唤起乳名,他坚毅又有些稚嫩的脸上少有的露出了一个孩子般的笑容。
“大爷爷!您怎么出来了,外面多冷,我扶您回屋去!”
说完也不由分说,就将老人送进了屋。
“乡下人没那么金贵!现在饭有人送,衣服有人洗,神仙过的日子,再不出门活动活动,就真的老朽了!”老村长年纪大了,也就嘴上絮叨两句。
进屋之后,老村长上下打量着张振山,不知道怎么又想起了七八年前的事情。
想起了那会儿的土匪,想起了在自己面前哭鼻子的山娃子,也想起了初见太平军时的情景。
如今自己家的孙辈们一个个的也都从了军,成了人人敬爱的太平军。
最优秀的大孙子张振刚已经是特种部队的大队长。
老张家的荣耀啊。
一切的变化就像做梦一样。
现在见到了小孙子,心里虽然高兴,但是嘴上却埋怨道:“怎么不在营里呆着,不用整天跑回来看我,别做了副连长,就得意忘形!”
“大爷爷,您放心,俺这次是收到总管的调令,要带人去京城帮忙。这次也是顺路就过来了。”张振山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