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全球一统,永绝后患(全书完)(2 / 2)
太平十四年秋,伊犁河谷已经迁入近百万汉人,开垦的耕地已达一千万亩。
满满的谷仓意味着,新的征程可以开始了。
太平十五年春,伊犁河谷聚集了整整二十个作战团,四个骑兵营,还有近五十万劳改营犯人,以及近十万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大学堂学员、守备营战士。
太平军继续西进。
整个扩张过程比开通丝绸之路简单多了。
丝绸之路的商人是要逐利的,所以他们要去欧洲,一般情况下出了伊犁河谷以后就会往南一直到伊朗高原,再进入欧洲。
因为他们要与沿途的城镇做交易。
而若是出了伊利河谷直接往西,就没有富庶的城镇,而且还容易被抢。
这些都是太平军不需要考虑的。
其实过了伊犁河谷,离东欧黑土地也就剩下不到一半的路程。
……
八月份,东北地区,赶在下雪之前,北大荒沼泽清理排水工作基本完成。
至此,整个东北包括外兴安岭在内的所有黑土地基本都能正常耕种。
有了过多的粮食储备,那就需要尽快消耗掉。
于是阿敏所建立的新王朝,就成为了新的目标。
太平十六年九月,阿敏政权覆灭。
太平十七年二月,太平军正式开始实行兵役制度。
华夏百姓年满十六岁,不论男女,未能进入大学堂进修的,需服役两年;能够进大学堂进修的,需服役一年以及累计参加军训时间满一年。
太平十八年四月,萧云终于踏上了东欧平原,脚下就是即将要被华夏征服的黑土地。
很遗憾的是,一直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反抗。
因为此时的欧洲正处于三十年大战时期,实在没有精力来管萧云。
很明显,当初汤若望送给教综的东西,并没有引起重视。
想要让欧洲终结大战,就得有更迫切的危机。
随着华夏百姓不断的迁移到东欧,欧洲土著终于坐不住了。
太平十九年底,欧洲大战停下来,也就比历史上的提前了半年。
而让萧云感到意外的是,西夷人对华夏的态度并不是人人仇恨。
或许是因为这里被蒙古人征服了一遍,有不少贵族对东方世界有一种膜拜的心态。
克里奥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东方迷。
特别是在得知东方人拒绝了所有贵族和教综各种名义派来的使节之后,就更加崇拜,尽管他自己也被拒绝了。
萧云来到这里,既是为了占领黑土地,也是来复仇的。
野蛮的西夷人在东方屠杀吕宋华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就在一个月前,新任荷属东印度总督安东尼·范·迪门竟然敢用海外汉人的命,威胁自己,开放通商口岸。
不是萧云瞧不起西夷人,实在是这种损招也只有更了解自己的在外逃亡汉人才能想出来。
倒不是说西夷人有多文明,而是他们压根不相信有人会受这种威胁。
其实可能连那些出谋划策的汉人也不会相信墨家会搭理,但不妨碍他们会在小本子上记上一笔。
不过与他们想的不一样,萧云真的给了回应。
一张带血的羊皮卷,一个伯爵纹章,还有三句话:“没了大海,我华夏依然能剑指荷兰;你要没了陆地,何处为家?”
“我想知道我汉人的血债需要多少库伦博格人的命来填!”
翻译的汉人嘴唇发抖,是怕激怒他的洋老爷。
安东尼·范·迪门总督也是在打哆嗦,因为只要看到前面那两件物品就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竟然打到了欧洲,太可怕了!
而更让他恐惧的是,这才过了两个多月而已。
事实上将信息从东欧传到江南最快二十天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