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乾坤骨董集—收藏丁二仲内画水晶人物鼻烟壶--唐代成公杜如晦(1 / 2)
第39章乾坤骨董集—收藏丁二仲内画水晶人物鼻烟壶--唐代成公杜如晦
李舞雩这个鼻烟壶为丁二仲的内画水晶人物鼻烟壶,用工笔手法作画于内壁,绘唐代杜如晦湖畔观游鱼人物画像,后画秋季菊花。款二仲。整个画面唐代杜如晦湖畔观游鱼,格调高雅,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李世民为此废朝三天,追封为司空,蔡国公,谥“成公”,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唐代杜如晦老人淡泊名利,很富意境。内壁所绘的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人物清雅秀气,画面水墨用笔讲究,继承了传统绘画风格,实乃鼻烟壶之清新精品佳品。整个瓶子为水晶,壶盖为天蓝宝石材质,壶勺为纯金。
杜如晦,字克明,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祖父杜果在隋为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小时候聪慧有悟性,喜欢和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礼部侍郎高孝基对杜如晦非常器重,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是俸禄少点。”于是用杜如晦为滏阳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弃官而回。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同为李世民的宰相,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房玄龄擅长给李世民出主意,但是同一个问题,他出的主意很多,李世民也不知道采用哪个好,于是这时候杜如晦将房玄龄的主意加以分析,选出一个最适用的办法,让李世民采用。房玄龄帮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帮李世民拿定主意,所以称为“房谋杜断”。二人同心同德,相互配合,辅佐李世民处理朝政。时人论及良相时,首推房玄龄与杜如晦。
杜如晦死后,李世民作诏书于著作郎虞世南说:“我和杜如晦之间情义深重,今杜如晦不幸病逝,追念他以前的旧功,我非常伤心,希望你体会到我的意思,为杜如晦制作碑文。”后来,李世民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不禁感到伤心,哭着对房玄龄说:“当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但是现在的赏赐只能给你一个人。我听说鬼神什么的害怕黄银,我再拿一条黄金带,你带到杜如晦的灵房去吧。”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世民因十分想念杜如晦,所以经常梦到他,在杜如晦忌日的那一天,李世民派遣官员到杜如晦家中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和孩子,给家里的赏赐还和之前的一样。并且封杜如晦的一个儿子为郡公。公元632年(贞观六年),李世民下诏在杜如晦等人的墓前祭少牢。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二十四人的画像置于凌烟阁,杜如晦位列第三。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60年代,内画艺术有北京的京派,山东的鲁派,广东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北京派的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山东派用毫毛笔作画,以画面纤巧、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艳丽取胜,王习三在继承北京明、清著名老艺人叶仲三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内画名家流派之特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冀派。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内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为当时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拥有。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建国后,北京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画工艺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京派“、“冀派“、“鲁派“及“粤派“四大流派。
当今内画鼻烟壶四派均起源于北京,其中京派的历史最为久远。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王朝的皇都,也是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的发达,蕴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着必然性,内画画工们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地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京派内画以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为代表。
叶派内画创始人叶仲三大师,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1945年。堂号“杏林堂叶“。他与内画高手周乐园,马少宣,丁二仲被称为“京派内画四大名家“。
鼻烟为一种烟草制品,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一时之间,吸闻鼻烟在各阶层蔚为风尚。鼻烟壶作为盛装鼻烟的容器,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清代创制的鼻烟壶,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诸多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粉彩、珐琅、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融入中国传统艺术技巧,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清代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舞雩收藏的鼻烟壶更倾向于其内画工艺,材质多为水晶和琉璃。内画鼻烟壶是在透明或半透明的壶胚中,用“背画”的技法,反笔在壶胚内壁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琢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到了清末民初,内画鼻烟壶发展的日臻完美,成为高雅的艺术品,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内画大师,逐渐形成了“京、冀、鲁、粤”四大内画流派。内画鼻烟壶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材质,精美绝伦的工艺,匠心独具的装潢,被国际上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李舞雩收藏第一个内画鼻烟壶是马少宣款的人物内画鼻烟壶,从此一直热心收藏于此,到现在已经把内画鼻烟壶分成人物(马少宣为主)、景色(周乐元为主),文化(神话小说传说为主),动物,经典典籍几大类,把几个主要名家马少宣,周乐元,丁二仲等名家精品通过十多年收集近400多个,所有和李舞雩打交道朋友深知其对鼻烟壶的热情,他的付出和努力得到大家认可。李舞雩不仅仅是一个古玉收藏家,而且是一个明清内画鼻烟壶名家的收藏家。
其所藏鼻烟壶,品相完整,画艺高超,并且多为系列作品,非常难得。
李舞雩的收藏种类并不繁杂,主要为古玉和鼻烟壶,且器型多小巧。他每每惊叹于这弾丸所在凝聚的高超的技艺和文化,并沉迷于其中。这大概就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