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节(1 / 2)
那正英帝就得找个外援,来帮忙分担吴英的工作强度,从这里分一批权力走。
但这个人呢,又不能再和晋王扯上关系。
不然就成了强强联手,这朝廷不如直接禅位给晋王得了。
正英帝只要身体还吃得消,就不会有提前让位的想法,让这几个闹腾的女儿折腾大晟王朝。
尤其是晋王。
而汉王是长女,她不能找夫婿。
秦王代表世家阶级,把她嫁出去了,这些人就没念想了,长孙明还想着秦王上去了,自己官复原职。
所以正英帝也不能动秦王。
他要找一个既能和勋贵集团对抗,又不会和这些人结合的亲王。
最佳的人选只剩下一个宁王。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你没有多想,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反应。】
你让陆成安真娶一个老婆回家,陆成安也认了。
问题是正英帝给一个甜枣,直接就把陆成安给踢进朝堂漩涡之中,直面刀山火海,这着实是过分了。
你让我打外战,陆成安其实都接受了,现在还要让陆成安来考虑打内战。
也不能说打内战,要帮你正英帝来抗住内部集团的压力,给你当挡箭牌。
得到岳父的重用,陆成安很高兴。
但是被岳父这样‘器重’,陆成安感觉自己都快成岳父的保护伞了。
什么事情都要被喊过来商量一下,一起商讨对策。
合着你才是刘禅,我直接诸葛亮和赵云武魂融合?
你怎么不让我全程给你代打呢?
.....
.....
.....
第532章 搞半天,咱们家的造反天赋还挺强?
然而,陆成安冷静下来,去解读信息的时候,却发现京城的情况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复杂和糟糕。
以长孙明为首的派系全部都被踢出了正英帝的棋盘上,现在立足于大晟王朝舞台的是——勋贵系的武夫。
但是!
勋贵们在他们势弱的时候是可以绝对信任,换到现在,反而要打个问号了。
以前毕竟还有其他势力来节制,正英帝重用了勋贵派系以后,又把能节制他们的文臣给砍了一刀,如此一来一回,就形成了武强文弱的格局。
正英帝想到了陆成安,就足以说明他对外戚吴家越来越大的权势感到了不安。
需要一个外将,一个能撑起场面的外将,持有重兵与吴家相抗,保持朝堂微妙的平衡。
所以正英帝的打算就是让宁王和陆成安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体系来牵制以晋王、吴家为代表的勋贵一系。
【“出嫁朕之爱女,实非朕愿。”正英帝面沉似水,“但大晟需要一碗端平的水,爱卿你也是聪明人,你心里是知道朕的意思。”】
【“陛下之意,微臣了然于胸。”你冷静应对道:“大晟王朝若是出了什么乱子,微臣自当不遗余力。”】
【“然而大将军乃是晋王殿下的外祖,陛下却如此忌惮,甚至是想另起异军与之相抗,那只会引起不快...君臣失和,还请陛下三思。”】
【正英帝长叹一口气道:“并非忌惮,而是不能不防,谁能知道老将军是吴家的老将军,还是我苏家的老将军。”】
【“他若是一心辅佐老三,朕何苦如此计较,朕唯独怕的是...”】
【说到此处,正英帝顿了顿道:“怕的是他辅佐老三,只是想让吴家变得更强更有权势,等到老三上位以后,老三又离不开吴家,那朝堂之上,岂不是苏与吴共天下?”】
【“一月前,他私下派遣吴明和沐家人在成都相会,朕如何能不为之动容啊?”】
【正英帝手上有三支最重要的军队以及一支理论上可靠的军队。】
【分别是由吴英暂时统领的京营将士、齐王统领的平倭营、还有陆成安慢慢带出来的关中军。】
【另外一支可能用得上,可能用不上的军队,就是西南军沐王府沐家镇守在云南的边军。】
【这四支军队互不来往,永远牵扯不上关系,对正英帝而言是最好的。】
【你派人去联系西南军,这让正英帝怎么能镇定地下来!】
对于这种事情,陆成安既好笑又无奈。
他甚至能理解正英帝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了。
吴英老爷子和晋王的粗神经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只管做事,很多细节是不考虑的。
所以他们做事大多数的时候,都想不到会引发出来什么情况。
可能吴明过去和沐王府的人见面,就真的是只是见面一起喝个酒吃个饭,客气一下没有什么太深的政治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