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3章 接管,新疆大建设(1 / 2)
“既然你也想到了,那就好办多了,趁着现在,咱们细化一下!”
洪承畴直接拍板,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经验满满,稍微一碰撞都能出现无数的灵感。
一天后,由西征众将和三司主要官员共同探讨下大致框架确定,然后召集了随行而来的官员开始探讨细节。
三天后,官员们召集胥吏分成数组再次探讨,胥吏们虽然高度不够,格局不够大,但基层的经验极其丰富,弥补了官员们看不到地方。
八天后,各组汇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细化方案确定,各种疑问探讨。
十天后,十八名知县各自带着所属的十余名官员胥吏在都司两个百户所军士的护送下朝着新疆诸多绿洲城池而去。
有城池的直接接管,暂时没有城池的就在驻地弄起几个大型的帐篷,开始处理政务。
一项项的政令散入牧民耳中,虽然有争论、反抗,但除了遵守外别无他法。
又是一个月后,工部的官员和民间招募的工匠足足三千余人分成五批间隔两天进入伊犁河谷。
霍尔果斯河谷的隘口以及伊宁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造,引来了无数牧民的观看。
“啧啧,简直是一天一个样。”
“废话,一个地一天万把人,隘口那边都有两万人了,能不快吗?”
“看到地基吧,深入地底五米,隘口城墙底部厚十八米,高十二米,为元宝钉固定上下层。
这种结构,就算是明军的那种爆炸火器持续不断的轰炸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打开一个缺口,有这个时间,援军早就到了。”
“这不是挺好的嘛,以后这伊犁河谷就是固若金汤,咱们就能安稳的过日子了。”
“哼,看看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将山体破坏成什么样子了,上天会惩罚他们。”
“惩罚什么?你要是看不惯你可以去山中住,再过回那种布匹、盐巴、茶叶都严格限制的生活!”
“哎,也不知道能不能住进伊宁城中,大明的三合院四合院可比咱们的蒙古包宽敞多了……”
“你可拉倒吧,一套三合院也得几十两银子,做饭取暖不可能让你烧粪便吧,要不要买煤炭?吃喝拉撒要不要银子?银子哪里来?”
“修官道我能理解,方便运输,可修开都河谷进入焉耆平原的山道做什么?”
“这条道冬天不能走,马车也不能通行,但春末及夏秋时马匹骆驼为主的商队还是能通行的,比从果子沟的路要近七成,能省出三到四成以上的时间。
山路陡峭,现在不是在休整嘛,有那种爆炸火器在,什么峡谷都不是问题,肯定比以前更好行走了。
且中间有几个山谷可以作为休整之所,建一些石头房子不是什么难度活吧,
且要经过大尤尔都斯盆地,地势异常平坦开阔,水草丰美,补给、休整也完全不是问题。
商队采用接力的方式,从新源送到大尤尔都斯盆,盆地到焉耆平原,焉耆平原再想阿克苏、吐鲁番、嘉峪关那边去,三段路每段都只有两三百里,七八天的事儿。
相互配合,往来不绝,虽然每年只有五六个月……修过后应该有七八个月能通行,但在效率上远超天山北麓的路线,尤其是和阿克苏那边往来的时候。”
“这个想法当年几位大汗也提出来过,这条路通了,以叶尔羌的实力我们不说手捏把攥的,但也是轻轻松松,因为三点因素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