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节(2 / 2)
而李坤打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缓解身体上的劳累,这对于千变万化的真气来说可真是小菜一碟,半个时辰不到的打坐时间便足以赶走身体上的疲劳了。
这样想来,李坤完全可以彻夜冥想,到了早晨再打坐炼气半个时辰,第二天一样会身心俱爽,冥想和打坐相辅相成,完全可以替代掉睡觉了。
李坤激动了起来,白天可以做活赚钱,到了晚上就彻夜冥想,只需在早晨花费半个时辰打坐恢复体力,这岂不是修行和做工两不耽误,两全其美么?
这般完美的设想是否真实可行,总要试过才会知道,李坤不再犹豫,穿好棉衣棉裤,上了火炕盘膝坐下,立即充满期待的进入了冥想状态。
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村子里还静悄悄的没有生气,盘膝坐了一夜的李坤便睁开了眼睛,日出前天地元气会有剧烈变化,对于修行者来说这可是天然的闹钟。
结束冥想状态的李坤果然头脑清醒,精神头高涨,根本不像通宵未眠的样子,只是身体却是格外的僵硬,保持了一晚上的盘膝姿势,整个身体都麻木了,李坤立即就要开始打坐炼气,可是肚子里传来的强烈的饥饿感打断了他。
这下顾不得什么打坐了,李坤如饿虎扑食一般,抓起一边剩下的狼肉就啃了起来,冻了一夜的肉冷冰冰硬邦邦的,但是饿到了极点的李坤可不在乎这些,用手撕,用牙咬,硬邦邦的肉吃在嘴里咯咯作响,什么打坐冥想都一边呆着去,这填饱肚子才是最最紧要的事情。
狼吞虎咽一般啃完了最后的一些雪狼肉,李坤也终于吃饱了,身体上的疲乏潮水般袭来,肌肉僵硬,关节不灵,动动手指头都十分费力。李坤不敢再拖,赶紧使劲调整身体摆好姿势,开始了打坐。
吸入体内的天地元气经由丹田转化变为真气,传递到了四肢百脉,渗透到内脏中,肌肉里,将疲惫赶跑,李坤整个身体又逐渐焕发了活力。
半个时辰过后,李坤睁开了眼睛,开心的大笑起来。试验成功,世间果然有这般两全其美的事情,这对于需要为生计奔波又迫切急于提高实力的李坤来说,可谓是上天的眷顾,这种取代睡眠,赚钱练功两不耽误的完美方法可真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属于李坤的独门绝技了。
只不过,唯一的一点不足就是,冥想一夜实在是太耗费体力,李坤对于食物的需求要大大增加了。
满心欢喜的下了床,收拾好柴刀和麻绳,推开房门,李坤又再次披星戴月得走向了茫山。今天他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些上好的木材,带到王木匠那里,看看能不能求个学徒的活,鉴于他的修炼如此的耗费体力,如果没钱填饱肚子,那再好的方法也行不通了。
小王村位于东海国的北边,翻过蜿蜒的茫山山脉以后,再往西北方向走不了多远,就会进入北荒的地界了。东海国的北边并没有多少住民,所以,这里是东海为数不多的几个冬天会下雪的村落了。
第184章团圆
村子里的村民都很朴实,青壮男子常年在外做工,每到年关才会带着一年的收获回到村子来,跟家人过个团圆年以后又再次外出,所以,平日的小王村里都有老弱妇孺居住着。
李坤这个在偏僻的茅屋住了几年的少年,在小王村里也算是熟面孔了,他刚来时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没少跟他打招呼,奈何他的心里一直极度的封闭,对别人的善意根本不予理睬。村民们自讨没趣,直以为这个小孩是个哑巴聋子,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搭理他了。
要说村子里谁和李坤最熟悉,王木匠认第二,没人敢当第一。这王木匠的手艺是家传的,他们家世代都在村子里做木匠活,小王村每家每户的桌子椅子柜子,甚至大门窗户上,都刻着一个小小的“王”字,王木匠垄断了村里的木工活,可以算得上是小王村首富了。
王木匠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成家晚,媳妇是外村嫁来的,老实本分,有一个儿子才10岁不到。王木匠为人很和善,也热心肠,村里人哪家的家具坏了,他都亲自上门免费维修,碰到谁手头紧的时候,也慷慨解囊,村里人都管他叫王大善人。
王大善人对于李坤可是照顾的很,看到这小子孤苦伶仃的无依无靠,又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心里同情的很,便对李坤送来的木材无论好坏多少,照单全收,若是没有他,李坤也许早就饿死冻死在他那间破旧的茅屋里了。
这时候,王木匠正坐在院子门口锯着木头,抬起头来擦了把汗,远远瞥见村道上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背了一大捆木头,比他自己的身形都要大出了两圈不止,正艰难的迈着步子,缓慢得走了过来。
“唉,这个小子,不要命了么?”
王木匠认出这人正是那个内向少年,赶紧放下锯条,迎了上去,从李坤的背后接过了那捆木材背到了自己身上,训到:“你这小子不要命了?一下背这么多木头干嘛?”
李坤挠了挠头,冲着王木匠羞涩得嘿嘿一笑,这一笑笑的王木匠满脸的惊讶,仿佛见鬼一般。
“他竟然笑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他笑过,今天这是怎么了?”
王木匠正愣在原地搞不清楚状况,这时候李坤开口了:“木匠叔叔,谢谢你这么些年来对我的照顾,没有你我真活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