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新变化(1 / 2)
装甲师三路推进,行进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小的战斗。
每支队伍又分出不同的方向,将周边的村庄以及各个道路节点上的鬼子,全部都清理干净。
加上对关键地点的防御布置,等薛皓他们到达机场,已经是傍晚时分。
见到了负责机场防御的四团长后,四团长告诉他们,根据他们的侦察,鬼子的大部队,还没到大连,就停止了前进。
本来一到就准备打仗的李云龙,听了这个消息,和薛皓坐了下来,讨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薛皓也搞不清楚鬼子的意思,按照昨天旅长的来电,鬼子应该今天直接进攻的,为何停下不动了。
和李云龙商量了几句,两人都摸不到头绪,于是薛皓建议李云龙和旅长联系。
他自己也联系了陈云鹏,让潜艇行驶到辽东半岛以西海面,支援陆地上的作战。
陈云鹏同时将今天获得的一些鬼子的资讯,发给了薛皓。
得到了陈云鹏的资讯和旅长的回电,两人终于搞清楚鬼子停下来的缘故。
原来昨晚被消灭的鬼子指挥官,给他的上司详细汇报了八路军的装备情况。
他的话,将他的上司震惊到了,不敢怠慢,情报直接汇报给了梅津美治郎。
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接到电报,第一时间叫停了所有的行动。
他还不像那些低级军官那样,狂妄到无边了。
他非常清楚,李云龙的队伍,能够在一两天的时间,就攻占了固若金汤的旅顺防御,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他仔细研究了李云龙部的这次行动,发现,对方的空中力量是碾压式的存在。
八路军既能维持空战优势,也能空降突袭机场和港口。
可以说,没有空中优势,李云龙部是不可能拿下旅顺的。
既然如此,关东军一个师团过去,也是白给。
李云龙部完全可以依靠空中优势,突降在他们后方,切断后方的补给,在辽东半岛狭窄的地形中,将这个师团包了饺子。
况且,李云龙的地面装甲力量,帝国至今还没有找到破解的好办法。
至于八路军普通士兵使用的轻武器,梅津美治郎早就知道了。
八路军使用的枪支是自动火力,枪支比帝国士兵使用的,要先进许多。
火力强大,精度和射程都不差,华北前线的部队,已经多次就这个问题,向帝国反映了。
但是,很长时间过去了,也没有看到大本营对此有什么对策和改善。
本土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差,太平洋战场和华夏战场一样,局面越来越糟糕。
因此,几乎没有人,还能顾得上一支小小的步枪所带来的问题。
这些情况,那些中下层军官,是不清楚的,他们依旧认为,帝国战无不胜,帝国没有什么做不到。
殊不知,帝国连疲于应付,都很难做到了。
梅津美治郎叫停了部队的前进后,却拿不出下一步的对策,这让他极度的苦恼。
他不但叫停了对李云龙的进攻,就连准备好的入关行动,也一并叫停。
开玩笑,李云龙目前攻占了旅顺,眼看大连也会不保,在这样的局面下入关,很可能进去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梅津美治郎想来想去,想要解决李云龙部,就必须取得制空权,只有飞机,能够有效对付李云龙的装甲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