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俾斯麦决定再次掀起大波波(1 / 2)
“你觉得,我们应该去吸纳庞大的国土,扩充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还是应该去拿到已经充分发展的地区,即使这些地区并不会让我们国家的人口大幅增加。”
“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经济,我的国王。不管是战争还是外交,我们都要去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目标。维多利亚王国一个小小的岛屿,能有如今的成就,很难不说是经济主导的结果。”
“你的意思是……”
“诺泰奇河沿岸地区,库亚维北部地区,环绕旦泽的这一圈地区,我们都要拿下。其他的地方就随便他们去分吧。”
艾莉卡的腓特烈二世国王盯着地图思考着艾莉卡王国应该去获得的领土,他的身边,一位白发的少女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但腓特烈二世国王并不理解其这样安排的深意,于是他问道: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发展经济,拿到波波的出海口,那为何却要把旦泽地区仍然留在波波手中呢?直接拿下不是对贸易更为有利吗?”
白发的少女微微一笑,那笑容充满了邪魅,与平日里平和的她不同,这时的她是带着纯粹的恶意在行动的,但这恶意也是为了那代代有恩于她的家族。接着她说:
“拿下一个大贸易的港口,靠自己去寻找生意伙伴未免太过于繁琐了,直接从竞争对手那边拿钱更加的迅速与方便。你看,我这样的安排虽然把港口和河流的出海口留给了波波,但波波人所有的贸易货物都必须经过我国占领的地区,才能流入波波境内。只要我们在关税上大动手脚,那波波所有的贸易就只是给我们提供税收而已。”
“他们不会选择放弃这个贸易港吗?”
“如果瓜分成功,那里将会是他们最后一个贸易港。无论他们有多么的不愿意,这份关税他们都不得不缴纳给我们。”
于是,艾莉卡的腓特烈二世国王给玛丽亚·特蕾莎·沃尔布加·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哈布斯堡的奥地利女皇,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夫女沙皇去信。提议以艾莉卡,特蕾莎,亚卡捷琳娜三国的名义瓜分波波,以达到大陆势力的平衡。
虽然亚卡捷琳娜一直将波波看作自己的保护国(战略缓冲区),但是波波遭到了试图扰乱亚卡捷琳娜对波波控制的巴尔联盟军队发起的内战的破坏。而不久前库兰的克里伊夫谢那起义和萨克起义也削弱了波波的地位。而且,现在的波波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表现的十分懦弱且没有主见。亚卡捷琳娜担心波波会倒向特蕾莎的一方,而艾莉卡提出了瓜分波波的提案,叶卡捷琳娜二世自然是没有理由拒绝。
特蕾莎则是对这次瓜分波波毫无兴趣,甚至女皇还考虑着要对亚卡捷琳娜宣战——因为亚卡捷琳娜战胜了突厥帝国,处于势力增长的阶段。但艾莉卡王国的国王腓特烈二世说服了亚卡捷琳娜沙皇国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让她向波波扩张,以缓和对突厥的战争压力。到这时特蕾莎女皇也觉得,获得波波的土地是对特蕾莎帝国上次战争失败的补偿,而再次对亚卡捷琳娜发动战争是不明智的。
三国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并且从1769年开始逐渐的出兵蚕食波波的边境土地。他们只需要等待一个借口就可以顺利实施大规模占领。很快的,这个借口就摆到了三国面前。
1771年11月3日,波波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被绑架,波波王国陷入了“无人控制”状态。艾莉卡,特蕾莎,亚卡捷琳娜三国随即发布声明:波波王国的国民安全需要得到“邻国的保护”。
瓜分协议在1772年9月22日就已经得到了签署方的认可,而波波境内的抵抗势力已经基本被瓦解。艾莉卡,特蕾莎,亚卡捷琳娜三国要求波波国王承认这次领土划分,但波波国王还在试图拖延时间,他想获得西边国家的支持,可爱丽丝和维多利亚这样的大国都对这次瓜分漠不关心。
艾,特,亚,三国联军在之后的日子里占领了沙华,并且开始推动波波签署协议。议员们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但仍有一部分人想要坚持抗争。亚卡捷琳娜沙皇国的手段十分的残暴,甚至有一些议员被绑架到了西伯利亚去。其他诸如恐吓,暗杀,处决的恐怖手段亚卡捷琳娜人也都使用了,波波人阻止议会召开的努力全部都宣告失败。
在1773年9月18日,波波王国正式签署割让条约,宣布放弃艾莉卡,特蕾莎,亚卡捷琳娜三国占领地区的所有要求。
这便是第一次对波波王国的瓜分。
而很快的,针对波波王国的第二次瓜分就开始了。
1789年,爱丽丝王国爆发革命,大陆各个君主国都警惕着这烈火,每一个君主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会有一个改革势力出现。但波波王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地推崇爱丽丝王国的革命,并且将其实施。给予中产阶级选举权,成立了三权分立的议会。
而波波王国的这些改革是没有征求邻国同意的,这让叶卡捷琳娜二世非常的生气。并且自己的国家周边出现一个支持革命的政府,这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她知会艾莉卡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请求艾莉卡背叛盟友波波加入反爱丽丝同盟。
如果是前一任国王,那个大名鼎鼎地腓特烈大帝的话,一定会多加思考,并且会去寻求那位白发少女的意见,或者是寻求更多的意见来参考。但新一任的腓特烈·威廉二世国王并不觉得那位白发少女有什么能耐,他自作主张的破弃了盟约,选择与亚卡捷琳娜沙皇国一同进军波波。
腓特烈·威廉二世国王非常轻视这个城堡中的异类,虽然他的叔叔腓特烈二世曾嘱咐过他,万事要与那位白发少女商量。所以这次行动,腓特烈·威廉二世国王也没有按照前任国王的行事风格办事。
诚然,这次行动为艾莉卡王国带来了新的领土与人力,但整个国家在大陆上的声誉也受到了一些影响——破坏盟约,声望等级减一,臭名昭著。白发少女知道这件事后,也曾去找了腓特烈·威廉二世国王,指责他在外交上的失败,但国王说了:
“我为国家赢得了土地,你没有这样指责我的理由。你也只是一个无名氏,也没有指责我的立场。我尊重上一任国王,我也尊重你。但我也请你尊重我,因为我是现在的国王。”
在这一瞬间,她有些后悔了那个决定,后悔那天拒绝了腓特烈二世国王把自己册封成王室成员的请求。但现在她只能转身离开,不能再多说什么。
同年,第一次反爱丽丝同盟在战场上遭遇失败,腓特烈·威廉二世国王立刻撤兵,离开了反爱丽丝同盟的阵线。全力进攻波波,而第二次瓜分波波也就这样结束了。
而针对波波第三次瓜分的行动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速。
1794年,波波爆发革命。其领袖塔代乌什·科希秋什科打着“不胜宁死”的旗号,到处召集义军参战。号召波波军民奋起驱逐外国占领者,严惩卖国贼,恢复1772年波波被瓜分前的疆界,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斗争。他强调指出,波波社会各阶层“在祖国面前,不论其职业、出身如何,也不论是贵族、僧侣、市民、农民,还是犹太人,一律平等。人人都要为祖国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