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很遗憾你有这样一个懦弱的国王(2 / 2)
俾斯麦含糊不清的协议是没办法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答应的。所以雷希贝格转述皇帝的话说:
“特蕾莎帝国的皇帝也同意放弃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公国的所有权利,但他想要格拉茨省划归特蕾莎帝国来作为补偿。”
“我的国王一定不会答应这个条件的,因为这是我们艾莉卡王国最富盛名的腓特烈大帝打下来的土地。恐怕在他看来,格拉茨省和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公国的地位并不相当。”
接着俾斯麦还告诫雷希贝格说,
“现在的特蕾莎帝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北意呆利的伦巴底和威尼斯上,而不是把西里西亚这个已经埋葬在历史中的议题再拿出来。”
还是老样子,一旦俾斯麦遇到一些他想要明确拒绝的议题时,就会搬出国王来当挡箭牌。雷希贝格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是带着皇帝的命令来的,而且他不像俾斯麦一样有改变皇帝意思的权力。
几天后的另一次会谈上,雷希贝格提出了另一个补偿方案:由艾莉卡王国掌握石勒苏益格,特蕾莎帝国掌握赫尔斯泰因。但俾斯麦不同意这个方案,基尔港是俾斯麦的最终目的之一,基尔运河是俾斯麦接下来的计划。特蕾莎帝国掌握赫尔斯泰因这个提案对俾斯麦来说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雷希贝格的协议依然很精确,他对俾斯麦说:
“这只是一个暂时的保持方案,等到有一天特蕾莎帝国在艾莉卡王国的帮助下获得了伦巴底地区,那特蕾莎帝国就会把赫尔斯泰因割让给艾莉卡王国作为交换。而且方案还有个附加协议:‘特蕾莎帝国会和艾莉卡王国组成防御同盟,共同谋求日耳曼尼亚邦联的繁荣。’”
俾斯麦摇了摇头,回应道:
“我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大陆的其他列强,特别是爱丽丝帝国不愿意看到一个完整的日耳曼尼亚出现,并且爱丽丝帝国也不愿意看到特蕾莎帝国重新掌握北意呆利地区。如果我们的防御同盟会导致一场同列强之间的战争,那我们都需要好好考虑后再做决定。”
俾斯麦没有明确表示拒绝,这也为接下来的谈话奠定了基础。特蕾莎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盛情邀请艾莉卡王国国王威廉一世到维也纳拜访,威廉一世答应了。
在威廉一世正式和弗朗茨·约瑟夫会谈之前,俾斯麦再三对他的国王强调:
“我们不是在和特蕾莎帝国讨论要怎么平分利益,而是要争夺整块蛋糕的所有权。”
威廉一世明白,自己不如俾斯麦那么精明,所以在前几次的会面中,他对弗朗茨·约瑟夫的问题都不做正面回答。可弗朗茨·约瑟夫并不是一个白痴皇帝,他每次遇到威廉一世都会问:
“艾莉卡王国是否想要吞并这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公国,或者国王是否同意作出经济上和战略上的让步。”
在一个闷热的早晨,弗朗茨·约瑟夫又这样问了。威廉一世不耐烦,脑子也不清楚,在俾斯麦还在场的情况下就直接回答说:
“我不想吞并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公国,我无权占有这两个公国,因此不能提出此种要求。”
威廉一世这一句话出口,立刻给弗朗茨·约瑟夫落下了口实。
之后艾莉卡王国在和特蕾莎帝国的代表谈话中,总是会被对方用威廉一世的这句“无心之言”拿出来说事。威廉一世脸皮薄,也承认了他说过这样的话。
最终,国王和皇帝的直接谈话也没有什么结果,只是肯定了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公国由艾莉卡王国和特蕾莎帝国共同管辖的这个事实。
回到柏林后,俾斯麦立刻去波茨坦拜访了希儿。他在希儿接见了官僚们的那个书房里抱怨说:
“我们的国王太愚蠢了,他根本不知道他应该要什么不应该要什么。让他去和特蕾莎帝国的皇帝谈判,那无论和特蕾莎帝国签什么条约都没有任何意义。”
希儿问:“所以这个谈判有结果吗?”
“没有,什么都没有。我太失望了,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对威廉抱有期待。你知道吗?他竟然对特蕾莎帝国的皇帝当面说:‘我不想吞并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公国,我无权占有这两个公国。’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也太令人气愤了。”
希儿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接着抬起头正视着俾斯麦说:“我很遗憾你有这样一个懦弱的国王。如果是腓特烈大王的话,他一定不会说出那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