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希儿现代化的骗钱计划(1 / 2)
希儿和她的财务组长以及政务组长经过一番严谨的探讨后,决定先拿出来20万来划到希儿的账上。如果之后这位领主大人还再有需要,可以到时候再商量。
希儿拿到钱后,立刻以国王的名义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该公司宣称:可以用少量的银币去购买博尔济吉特帝国的瓷器和茶叶,高价卖给欧洲的国家。并且宣称:所有的投资者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获得100的回报。当然,你也可以放弃100的回报转而在六个月之后把“遥远东方的宝物”带回自己家。
希儿把10万给了俾斯麦,希望他找人帮自己经营公司。接着希儿又联系上了在巴黎有过一面之缘的王紫诠,希望他能买几个大瓷瓶子过来,顺带寄一些宋版的书。
7月7日,投资渠道正式开放,但这个投资并不面向一般人和国外人,只针对艾莉卡王国境内的贵族。
一开始所有人都不相信,但也有一些祖上阔过然后现在穷疯了想发财的贵族把钱送到了柏林。一个星期后,希儿的公司收到了6万8千泰勒。而在一个月后,希儿真的给了他们100的回报,总共13万6千泰勒。
消息一传出来,整个普鲁士王国沸腾了。而到了9月份,希儿收到的投资额度已经达到了30万泰勒。可希儿还没有那么多的本金,于是找俾斯麦借了40万——这40万是俾斯麦打算拿去买地产的钱。
10月份,在9月投资的贵族们纷纷收到了双倍的回报。而柏林的这个“国王威廉投资公司”的名气已经打破了王国的国境,将名声传到了大陆的其他国家。
于是,希儿把集资的范围从艾莉卡王国的贵族,扩大到了日耳曼尼亚联邦的贵族。这下南日耳曼尼亚的商人国家也坐不住了,除了芭莉亚王国和符腾堡王国,剩下的小国都准备申请加入日耳曼尼亚联邦,希望自己能够跟着一起发大财。
在这波投资潮之中,数额最大的一笔:47万来自于汉诺威的国王。
对于那些想要东方宝物的人,希儿也乐于送给他们那些大花瓶——这都是博尔济吉特帝国那些不知名的乡村民窑烧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值钱。
————————
在希儿准备自己的骗钱计划并且把俾斯麦也拉下水时,另外一边特蕾莎帝国的皇帝和爱丽丝第二帝国的皇帝举行了会谈。
特蕾莎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希望爱丽丝帝国不要把手伸向南日耳曼尼亚地区,因为现在正是特蕾莎帝国和阿提拉地区谈判达成的时机,他不想节外生枝。
爱丽丝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也乐于这样做,毕竟现在正是万国博览会的召开时机,他也收起了自己扩张领土的野心。
——顺带一提,以后的特蕾莎帝国就变成特蕾莎—阿提拉二元君主国了,简称特蕾提拉帝国。
俾斯麦也知道,阿提拉人的野心向着巴尔半岛方向,因此俾斯麦并不担心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可以和拿破仑三世谈出什么书面的条约。
而且特蕾提拉帝国和爱丽丝帝国两国的会谈,势必会把亚卡捷琳娜沙皇国推向自己。
时间来到了11月,正如俾斯麦所预料的那样:哥尔查科夫赶来柏林会见俾斯麦,希望亚卡捷琳娜沙皇国和艾莉卡王国能够缔结一个更深层次,更加安定的条约。
哥尔查科夫说:
“沙皇陛下打算在特蕾提拉帝国的边境驻扎一支军队,这样可以在震慑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同时,也让拿破仑三世不敢轻易对南日耳曼尼亚国家出手。作为回报,沙皇陛下希望艾莉卡王国能在莱茵地区驻军,以震慑爱丽丝帝国。”
哥尔查科夫明确表达出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扩张愿望,而这个愿望正好不与艾莉卡王国的利益相冲突。
但即使这样,俾斯麦也不愿意以书面形式将两人口头上的约定确定下来。然而在拒绝签订新的条约的同时,俾斯麦又表现出一副“我想签条约,签条约对我国也有好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