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雒阳之约(2 / 2)
小虒看东、西、东北、西北五个卦位,全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只有西南、南部可以居住,一为太行山深处,一为泰山,用心记住方位。
经历过旱蝗灾,一路凄凉,王玄甫告诉小虒:
“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要有春播、夏播、秋播了吧。这么做,遇到一季灾荒,农民还有盼头,可以活命;而塞外的牧民,只有饿死一条路。”
为了让小虒见世面,王玄甫特意带其游雒阳城,花了一些钱,吃喝、购物。以前在孙家寨,小虒无衣食之忧,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现在到了雒阳,才知道自己有多穷,要不是师傅有钱,自己算什么呢?以前读书,不明白什么是乞丐,为什么会有乞丐,王师也不解释;到了雒阳,书本里面的东西,不教自明,不但深刻理解何为乞丐,连何为贫富都铭记于心。
山沟里人进城,本就头晕脑胀,再加上一身不三不四的打扮,更是让人瞧不起。小虒脾气大,有几次差点跟人打架,要不是王师阻拦,起码超过十个八个雒阳市民,已经倒地不起。
这种状况,完全超出王师预料,不由得叹口气,说道:
“小虒,走吧,咱们还是到城外歇息吧。这样也好,你的脾气不适合居雒阳,这也是你的福气。”
小虒不明白,为什么是福气?爬上翠云峰,王师指着雒阳外郭、内城说道:
“这里是福地,天下之中,最富裕的地方。然而,这福地比那凶巢还要凶险,需要吸血,方能兴旺。”
小虒又不明白了,本来蓟县的凶巢就没明白,现在的福地变凶地,更加不理解。一个陌生人的声音传来:
“王玄甫,不要给孩子灌输这些歪理!”
王师回头一看,笑着说道:
“襄楷啊,我一直奇怪,老天怎么那么不开眼,为什么不找人弄死你?不会再去胡说八道了吧!”
襄楷叹口气:
“现在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天下大势,人力不可逆转啊!还是你的想法正确,避世修行,方为吾辈归宿。”
又有数人走过来,襄楷点名:
“安世高躲起来了,支娄迦谶来了;张凌也不知道死了还是躲起来了,孙子张鲁来了;淳于叔通躲起来了,魏伯阳来了;封衡不露面,还是张皓来了;张修、刘洪、郑玄、张让都来了。”
众人见礼说话,小虒傻傻地站在一旁,没人搭理,刚刚熄灭的心火又起,而且,随着一群老不死的话语,熊熊燃烧。还是襄楷有点眼色:
“王玄甫,怎么,带徒弟来还账,行不行啊!”
王师嘿嘿一笑:
“行不行试试便知。徒儿,给他们露一手!”
小虒怒火中烧,无处发泄。听到王师的话语,脚下突然发力,跑到一棵大槐树前面,踏着树干上树,又沿着一根枝杈奔跑。小虒自觉很快,所以用跑不用爬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