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逃难(2 / 2)
进入冀州,才见到真正的天下大乱。平民如无头苍蝇,大体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追随太平道黄巾军,忙着扩充势力革大汉的命;一部分不知所措,呆在家里闭门不出,等待朝廷大军。最后一部分与孙家寨一样,逃向深山老林。
逃难的队伍逐渐壮大,超过五百人时,孙浩然以为,这样下去非出事不可,问王师怎么办?王师回答道:
“我是教书先生,哪里知道怎么办?”
孙浩然心里鄙视,老不死的不愿意费神,才一脚踢给自己与孙羊。心里哼哼,嘴里说道:
“那好吧,我去找孙羊!”
与孙羊商量之后,趁着晚上休息的时候,将各家主事人找来,直截了当:
“我孙灏年纪小,在各位长辈面前,本不该说话。但是,现在是乱世,我们再这样乱下去,盗匪不把我们搞死,我们自己也会把自己搞死。我的想法是,我们必须选出首领,形成合力,才能度过难关!”
所有人都蠢蠢欲动,这可以理解,谁都不愿意将命运交给陌生人、未知、运气,宁愿烂在自己手里。举手结果,众人均同意选首领的提议。从窃窃私语中,孙浩然听到两种同意的理由,一则可以看看队伍的武力;二则,万一选中自己呢?所以,没人再理会孙浩然,而是议论纷纷,谈论推举首领的规矩。
孙浩然怒气焚心,一声嘶吼,震到所有人耳朵嗡嗡响,暂时听不清楚他人的话语,隐约能听到雷鸣般的孙浩然:
“这是逃难,不讲辈分、不讲尊卑,谁能打过我,谁来当首领,我听你指挥!”
自古燕赵多悲歌之士,人民彪悍,不服约束;听说打架,没谁认怂,纷纷起身,撸胳膊挽袖子,找趁手武器。孙浩然哪里有功夫与心思搞那些事情?直接冲进人群,一路打过去。打穿人群,孙浩转身怒吼:
“我做首领,你们服不服?”
众人还在发愣,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也没人想起来回应怒吼。孙浩然又是一口气憋在心里,也不多说什么,重新冲进人群,将数十人捶倒在地,谁想爬起来打谁。在拳头的淫威之下,众人终于回魂,想清楚始末,纷纷大喊:
“孙灏大侠,我推举你做首领!我就服你一人!”
打服了,孙浩然学魁头,将青壮挑出来,建立秩序。其中,最能打的五十人,与孙家寨五十人组成护卫队,孙浩然直接负责;其它,全由孙羊负责。比较而言,这些人还是比天天打仗的孙家寨弱很多,就算孙羊出手,也没人能打过。
与魁头不同,孙浩然担心读书人的嘴,怕他们乱说话,制造混乱。所以,又建幕僚,将读书人集中,给予特殊待遇。挑来选取,勉强找出一人,与王师一起,组成幕僚,出谋划策。
孙浩然继续想,还有什么疏漏?实在想不出,问幕僚,王师翻白眼,另一个假装打瞌睡,也不说话。孙浩然又将王师鄙视一番:你不说话,到时候别赖我!
队伍还在壮大,形势更加混乱;临近太行,不时有劫匪出没。孙浩然不愿意伤和气,让护卫队保护逃难队伍,自己帅部曲出手,将人赶走了事。还是有预料之外的状况发生,碰到了怪人。一队百来人的劫匪打劫,被打败之后,竟然不走,跪地求饶,要求加入逃难队伍,不收都不行。怎么办呢?孙浩然问幕僚;这时候的幕僚已成气候,有数位老不死读书人。王师打定主意不说话,其它幕僚商量后,给出结论:
“孙首领,都是遭难之人,我们几个老朽的看法,收纳为上!”
孙浩然想想也对,那就一起走吧!
进入太行山之后,队伍开始减少,幕僚开始减少。很多人以为,朝廷很快能够平叛,暂住山脚,回家方便,没必要逃入深山。一路上山,一路都有人搭伴留下来。从距离山脚的距离,可以看出,不同人群对危险的理解,相差实在太大。孙家寨的目的地,在深山老林之中;按王师的说法,起码住一辈人三十年,再去考虑何去何从。
走过一连串山谷,走到目的地,山谷中的山谷;点人数,还剩两千多人。孙浩然发现,一路找来的幕僚及其代表的势力,大部分跟了进来:是王师的影响,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王师,他们为什么跟咱们进山?”
王师的回应,还是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