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医生(2 / 2)
王、张二位医生很认真,尽其所能,细细讲解。这时候的楚荆,心神更加强大、成熟,脑子更加聪颖,几乎能够记住二位医生的全部话语。回到山上,楚荆再将所有的情况复述给孙浩然,即便有所疏漏,或者不重要,或者被孙浩然发现,耐心纠正。
一天天过去,一个个孩童的练养计划出炉,楚荆对练养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连带二位医生,对练养也有了新认识。山上、山下,以楚荆为中介,初步建起交流渠道。
有特产蘑菇药液做引子,无论如何,练养餐总会有效果;孩童们的身体,经过一段时间停滞之后,又开始见好。其中的练养餐,由山上出品与山下的食、药材混合使用。楚荆五人的餐食,也改为同样的方式。孙浩然认为,加入山下出品,药膳的品质提高一个档次。
这个过程中,通过楚荆之口,孙浩然对山下的食药材有了进一步了解;品种还是彼太阳系那些品种,药性差异较大。孙浩然将其归为天地气的作用,此太阳非彼太阳,此地球非彼地球。
脑子慢,并不影响思考,反而因为不困、不累、不痛、不倦,有效的思考时间更长,效率也不差。一段时间之后,孙浩然根据山下的反馈,借楚荆之口,重新调整二十套计划。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各方都因此得益;孙浩然一直思考,这个过程中,自己得到了什么?
无数有心人,用各种方式,紧盯山神庙。通过练养,通过膳食,孩童们的身体转好,公社因此骚动。来自各方的压力,通过五花八门的方法,传递到山神庙。这种事情,公社社长也无能为力,只能推卸给山神庙,明确表示,与公社无关。迫于压力,楚村长与王、张二医生商量出应对之策,向公社学校学习,山神庙的孩童,也要淘汰,让位给新人。
楚荆之名、之能,渐渐传出;传到最后,成为传奇灵童。有人慕名,带婴儿前来看病。医者仁心,王、张二医生不好拒绝,楚村长不愿拒绝,怎么办呢?楚村长出面找楚荆:
“小酸枣,你看,有婴儿来看病,咱们该怎么办?治还是不治?”
最近一段时间,诸事顺利,楚荆的胆子变大;听到有病人,豪气云天,答曰:
“医者仁心,岂能见病不治?走,大爷爷,去看看!”
学了这么长时间医,不提医术,单单架势、气势,还是很医生,望闻问切,十分熟练。诊断完毕,楚荆迷乱,该怎么治?让病人等候,找王、张二医生。二医生已经做过诊断,循循善诱,无数暗示,让楚荆自己拿主意。
二医生早已熟悉山上带下来的药液,当做一味药使用,完全没有问题。关键的关键,无论公社也好,山神庙也好,都希望楚荆尽快成材。二医生从不保守,除了不能确认、弄不懂的东西,其余知识、经验,都倾囊相授。
回到山上,楚荆将病婴的病情,自己的判断,二位医生的看法,最后的治疗方案,一一告诉孙浩然。孙浩然不管那么多,就事论事,一一点评。最后,不忘嘱咐楚荆:
“无论如何,二位医生比你懂,比你经验丰富,必须尊重。特别注意,要从心眼里去尊重,不是表面上的假尊重。”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二位医生将楚荆的医病范围,缩小为婴儿,山神庙正式对外挂牌婴儿科。幼儿的病,体弱太多,除非参与练养,很难医治。婴儿不同,很有希望用治病的方法,改善体质。
楚荆更忙,一半时间开诊济世,一半时间上课学习。一般情况下,一大早起身到山下,傍晚才能回山。正好,孙浩然不需要光线,睡觉前一段时间,楚荆带四个小伙伴,跟着孙浩然,或者学习医术、练养,或者聊天,聊山下的病人,聊山下的练养。
时间就在忙碌中过去,楚荆由孩童成长为少年,真正成为民间认可的灵童、婴儿神医。火椒四人,变化最大,就连孙浩然都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