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树,咋办(2 / 2)
孙浩然伺候本树、分树,忙前忙后,有些忙不过来,便点名八位弟子,轮流照顾两树,让自己清闲一些。大树依旧,胡乱折腾,指使诸人,做这做那;所做之事,与以前没什么两样,自然不会有结果。尽管无结果,诸人还是乐此不疲,每天都把希望放在明天,放在他人身上、树身上。
群落的建立需要时间,稀稀拉拉的飞行器圈层,经过很久,才变得枝繁叶茂。大树有两个嗜好,调整群落,琢磨飞行器。飞行器坚硬,无论什么办法,都无法突破。这种情形下,大树只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长更多各种根须,包围飞行器,围攻飞行器。
三代弟子树的群落,占满私树领地之后,开始向外拓展,导致各树之间出现种竞争,以争夺有限的土地。起初,各弟子本着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放任竞争。三代树对此很不满意,强树、强群落一方,希望出手干预,加快拓展速度,被严词拒绝。弱树、弱群落一方不同,树感觉到威胁,发出恐惧请求,希望出手干预,否则树命不保。弱方弟子觉得请求合理,如拔庄稼地里面的野草一样,将侵入物种剔除。
每一棵树群落,每一物种,都会有强势品种;侵蚀与反侵蚀的强弱转换,天天发生,让诸弟子在有为与无为之间忙乱。忙乱不足为奇,天天都在忙,问题出在思维混乱。道家讲究无为,中国人都讲无为。诸弟子内心为“无为”与“有为”挣扎;挣扎无果,便向师兄弟、师姐妹求教。于是,“无为”概念在三代弟子之间引起大辩论,且愈演愈烈。
同辈之间争不出结果,理所当然找师傅问道。八位二代弟子浸淫练养多年,对无为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且人人不相同。田陈最直接,告诉诸弟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是什么?是承载万物的坤,而树则是大地之精灵;从某种意义讲,体现了坤之策。我的意思是,按照树的话去做,就是无为。”
按照哪棵树的话去做?当然按自己树的要求!于是,强势品种出界侵略,定义为无为,必须鼓励;总不能自己出手将师兄弟、姐妹的庄稼地给毁了吧!树总是会将群落中的强者挑出来,加速繁衍,无情淘汰其中的弱者。入侵的物种,按照树的旨意,必须消灭!
干西北与火椒不同,告诫弟子: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吗?那是草,荒草入侵,不正常吗?有必要大惊小怪?提升自己的抗击打能力,方为根本!这跟无为有什么瓜葛?”
这个论断很明确,诸弟子知道怎么做了,放任物种入侵,而协助大树,繁衍强势品种,淘汰弱势品种。这种情形下,树受到威胁,反而会加速群落演化。
竹风与丘微素来心态平和,不喜争斗,告诫诸弟子: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即无为也!”
这话也很明确,过好自家日子,为什么要去骚扰别人?于是,诸弟子将冒头入侵别家的品种迁回或者灭除;按照树的要求,扶强灭弱,提升整体素质。其他方位的观念,大体在三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