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匈奴交易(2 / 2)
夏季是牛羊马匹生长的季节,游牧民族会减少宰杀。用冬天和春天宰杀牛羊后的皮和大汉换取粮食。直到秋末牛羊肥硕后,才开始宰杀牛羊,加上气候变冷,才开始大量吃肉。
这是刘洋第二次来到匈奴,上一次还是去年年初,当时自己跟着大小姐。匈奴的单于是羌渠单于,羌渠单于性格温和,能当上匈奴单于是因为汉朝给了很大的干预。更具体地说,汉朝已经把匈奴当成傀儡和打手,不仅左右匈奴的政事,还干预匈奴单于的选任。
羌渠单于的性格就是被选中的主要原因。
不过羌渠单于很聪明,跟大量的汉人接触,学习汉人文化,读汉人书籍。
慢慢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匈奴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短暂的国富民强。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羌渠单于是坚定地亲汉派,但是仍然得到了匈奴各个部落大多数的人的支持,所以并州北方五郡(雁门郡,定襄郡,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还算安定平稳。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零零星星能看到一些匈奴人盯着商队,能明显感觉到不怀好意,甚至还有的人带着仇意,最可怕的是刘洋在定襄还打听到匈奴中出现了太平道教的传道之人!
虽然据刘洋掌握的历史资料,并没有提到并州北部有黄巾起义,但历史资料是没办法完全记录历史的。刘洋立刻吩咐商队的人,有兵器的必须时刻带着兵器。
云中郡有专门的交易的地方,在治所云中城南边五里处,那里有匈奴和汉人的混合部队看守,主要为了维持秩序和处理纠纷。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围场里,里面搭了和后世菜场一样的台子,用来展示自己的货品,一个摊位只收十钱的管理费,不算贵,但是必须货物达到一定量才能进入围场,散户只能在围场外,铺在地上卖货。草原人少,所以围场每三天一开放。
刘洋代表甄家,属于大客户,有长期合作的人,叫札丹,三十多岁,可是饱经了草原上风吹日晒,看起来像是五十岁的样子。
据说和匈奴十几个部落有皮货买卖,算是南匈奴最大皮货商,而且还有暗线和北匈奴进行交易,也就是走私,毕竟汉朝和北匈奴关系还是不好。在语言方面都不用刘洋学匈奴语,这里的人基本都会汉语。
双方很快完成交易,清点货物和装车自然有胡二、李虎和老李头完成。
趁着有空,刘洋随便逛了逛,每次出门都要给甄姜和她的弟弟妹妹们带些礼物,不需要太贵,新奇好看就行。
在穿越前哄堂弟早已练的轻车熟路,几块十几块的小玩意能让堂弟吃饭时把鸡腿让给自己,说白了,全都是套路。
一圈转下来,先给两个小少爷买了两颗狼牙吊坠,两根漂亮的鹰的羽毛。刘洋知道家主嫌小少爷性格太柔弱了点,作为家主的甄逸可没有一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
又买了几根漂亮的不知道什么鸟的羽毛,反正五颜六色的,回去做根笔,几位小姐应该喜欢。
还有八张狐皮,回去找个裁缝做成暖手宝的形式,毛茸茸的小姐和夫人应该喜欢。
这可是真的野生狐皮,一张银灰色,两张白色,五张黄色。再逛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刘洋也不识货,最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因为交易十分顺利,札丹请刘洋晚上喝酒,庆祝交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