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刘备的表演(1 / 2)
邹靖问道:“众将有什么看法?”
刘备率先站出来说道:“从目前的形势看。其一,黄巾贼寇人数众多,且布置有度,可见这田汉也不是无谋之辈。
其二,此去临淄北面全是平原,虽不利于敌人防守阻击,但也不利于我军施展计谋,南方为泰山,敌军熟悉地形,更不利于我军,加上幽州虽然骑兵众多,但是全在北方抵御外族。我们此次率军仍然以步兵为主,也就是说战争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两军对阵作战。
其三,贼军乃百姓汇集,后勤不稳,攻城日久,但是未能成功,必然消耗颇大。如今停止攻城,劫掠四周,定是粮草军械不足,这是目前最好的消息。
以在下愚见,此战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慢。”
这边刘备说完,其他人都还没说话,青州使者说话了,“之前在幽州就听闻刘将军在涿郡,以一千对五万,还一战成功。大破敌军,斩贼军主将程远志、邓茂,今日听君一席话,果然名不虚传。”
又转身对邹靖施礼道:“人言幽州干将多如繁星,今日方知所言不虚,有邹将军领军,定能大破敌军。”
邹靖回礼道:“使者过奖了。”又对诸将问道:“其他人还有什么想法吗?。
其他四人倒也站出来说话了,但是基本都是赞同刘备的话,唯一的一个不同意见是一个姓范的校尉提出,应该先派人入城,和临淄城内互通一下消息。
于是邹靖总结到,刘将军言之有理,我等前来,就是为了解青州之围,若踟蹰不前,定被黄巾贼寇笑话,有损我幽州军威。
传我将令,刘将军率军为先锋,立即出发,离临淄三十里下寨,其他各军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各军需依令而行,不得有误。
众将抱拳应诺,然后各自回营。
刘备回营后立即召集三人,安排道:“翼德,令你立刻率领麾下骑兵东进,直到距临淄三十里下寨,并巡逻四方,保证明日大军驻扎的安全。”
张飞抱拳应诺后就出去了。
又对关羽说道:“云长率军随后出发,到了翼德营中,扩建为五千人的大营。”
关羽抱拳应诺。刘备刚想走,突然想到,赶紧回身对刘洋说:“军师与我同行,随云长军前往。”
刘洋站起来施了一礼,回答:“是。”
就刚才这一瞬间发生的事,让刘洋突然明白了今天的事。
细节就不提了,单说邹靖召集大家议事之时,刘备从和四人组队开始,从来没有这么积极过。
组队之初。刘备是负责联系太守府,磨磨蹭蹭的花了十多天,张飞出钱最多,刘洋、关羽、张郃出力最多。可是自从队伍组建,刘备就只当了领头,其他绝大部分的都是刘洋安排,后来到蓟县也是一样。
尤其是范阳之战,刘洋感觉整个过程刘备除了装睡和跟邹靖对接军情,其他的时候都是不说话,不发言,不决定,不命令。
不是刘洋要计较出力多少,可是今天的刘备太不一样了,就跟一个公认多年的文静乖乖女,突然来了一段劲爆的钢管舞。刘备简直就是会议上最靓的仔,作为先锋,本来就比其他将领更有分量,更何况根据军情的一系列分析,更是carry全场。
而且全场没有看刘洋一看,这让刘洋不知道刘备是怎么想的,也就没有插话,否则刘洋肯定要对刘备说的进行补充。
刘备说的太宏观了,所以看起来精辟,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废话,就连最后的作战也只说了个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慢,一点具体的作战计划都没有,到底该多早,到底该多快,最重要的是敌情都还没有完全探查清楚。
说实在的,刘洋这时突然明白了,刘备亲自率军作战,哪怕是演义中把他当做正面主角,除了个别时候凭借手下超一流战将关羽、张飞的个人爆发,短暂的取得胜利,其他的几乎就没赢过。
从邹靖营帐出来,刘洋就想提醒刘备,可是刘备根本就不给机会,直接回到自己大帐,都没和自己说一句话,就直接把张飞、关羽给安排了。
直到最后刘备都把刘洋给忘了,反应过来也没有说抱歉,而是直接安排刘洋和自己一起走。
整个过程没有向刘洋询问一句,这样安排是否合理?刘洋还有没有补充?
说实在的,刘备要是真的指挥的好,刘洋都懒得动脑筋,可是这种异想天开的谋略会害死一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