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州遇刺(2 / 2)
说完就带着三人往里面走去,这怪怪的气氛更让刘洋搞不懂了,自己就是一个小小的军司马,不用这么热情吧,就算看在幽州的面子上那也是对邹靖热情啊。
很快走进大堂,正上方案几后面坐着一个八字胡男人,看年龄四十左右,仪表堂堂,身材魁梧高大,应该就是青州太守龚景,昨晚白袍女将的父亲。
双方见礼完毕后,范主薄先给刘洋三人介绍了一下青州的文武。刘洋是最怕这个的,一下十多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实在记不住。
龚景高兴的说道:“听闻刘司马智计无双,两位军侯也是勇略过人,如今到我临淄,助我青州,我无忧矣。”
刘洋更纳闷了,怎么汉末州太守都怪兮兮的,刘焉是明显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个龚景见面对自己就是一顿猛夸,我这啥都还没干呢?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毕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于是赶快恭敬地说道:“太守大人过奖了,我们也只是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
龚景笑道:“我青州文化昌盛,武道不兴,三位既然到来,定要对我青州的武备多多指教。”
刘洋说道:“我们三人,初到青州,也到看了青州军备齐整,将士用命,黄巾贼寇围城而百姓正常生活,定是对青州军的将士信心十足。
我们三人皆市井匹夫,不敢说指教,更多的是向大家学习探讨。
然贼寇围城,刻不容缓,学习探讨只能放在日后,还请刺史大人安排一人,给我们讲讲青州军及城防之事。”
龚景笑道:“你们初来乍到,是该好好了解,转身对左边的一个将军打扮的人说道:子文,你负责陪同三位了解军情。”
看事情都差不多了,龚景就吩咐大家都散了,都忙自己的去吧。
话说太守府的另一边,龚英早上和父亲请过安之后,就被父亲要求,上午必须在家里读书,说自己和范主薄要说事情。
龚英也懂事,上午读了一会诗经,觉得无聊,又偷着看了会春秋。
说到读书,龚英也是心烦,不是说龚英不爱读书,相反,龚英特别爱读书,只是不想限制的被迫读书就好比诗经,自己也非常喜欢。
可是诗经里那么多诗,父亲每次介绍给自己的人说的都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就没有一个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有时候龚英都怀疑自己的书是孤本,就自己的书有这首诗歌。
一问人家,也都说读过,但是不喜欢,还建议龚英少读这些,给龚英推荐的诗歌,龚英是一首都看不下去。
龚英也心疼父亲,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应该嫁人了,于是尝试着接触过几个人,还主动邀请人家一起踏春,可是实在受不了看见田鼠就大呼小叫的,看见蛇直接跳上马车,哪怕蛇都跑的不见了,也都不下来。
一直到回到城里,又才侃侃而谈,有时候龚英真想一巴掌拍过去。
中午吃了饭,又陪了一会母亲,听说父亲那边好像结束了,就想找范叔问问去幽州有意思的事情。
刚要到大堂,就看到大家都散了,正在往出走,是孙校尉在陪着幽州军司马,边说边往外走。
龚英想起来,范叔说过,这个刘洋是先锋军的军司马,看着还没有孙校尉壮实呢!不过范叔肯定不会骗自己,而且还是带着称赞的语气。
龚英想着,那一定是功夫了得,看他后面那个军侯,那么壮实,那气势,一看就是个厉害的人物,还对他毕恭毕敬。
于是龚英想着,待我假装行刺,试探试探他,要是厉害,我就拜他为师,这青州城里,一个厉害的武将都没有,全是自己的手下败将。
想到就做,于是龚英等在门外,门边上的侍卫一看是大小姐,也就没多想,还专门站远了点,给让了位置。
刘洋见整体谈的很好,青州太守给面子都有点过头了,刘洋只能猜测可能是现在有求于幽州。
于是也决定看看青州到底是怎么回事,军事看着挺好,怎么就需要求援呢?也就和给安排的校尉孙军边走边聊,想着自己也要热情点,不然显得不礼貌。
结果一只脚刚迈出门栏,贴着门边斜着刺出一道剑光,如惊芒掣电,长虹经天。
刘洋瞬间呆了,旁边的孙校尉这一瞬间都要炸了,太守府大堂行刺幽州使者,最关键的是太守龚景正站在堂上和范主薄看着刘洋讨论着私话。
这些人呆了不要紧,关键是龚英也呆了,她是自动认为刘洋是个高手,所以这一剑也没有留手,哪知对方一点闪避的意思都没有,可是眼看着剑尖已经刺破了刘洋胸口的衣服,这假装行刺就要变成真正的行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