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圆环再现(2 / 2)
更何况像这种神神叨叨的人,他要是不想让你找到,就绝对找不到。
晚上,刘洋以想师傅为由让甄姜先睡,自己又陷入了沉思当中。
自己为什么会穿越,肯定和这个圆环有关,可是为什么会穿越到这个时代,不是春秋,不是唐宋,偏偏穿越到三国时代,还是怪自己,跟自己说的那“穿越去把貂蝉娶了”有关,说这句话又和自己陪爷爷看电视有关,不可能最后怪爷爷吧。
难道自己真要把貂蝉娶了才行,可是貂蝉是谁,那就是王允养的一个舞女,设离间计时才收为义女,这自己上哪里去找貂蝉啊。
一夜,刘洋都在纠结和不理解中度过。
第二天,日上三竿,刘洋才起床,人也没精打采的,好在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刘洋都可以不用去太守府,继续在家纠结,同时也慢慢想起了两个人,左慈和于吉,和张角一样,都属于神神叨叨一类的人。
最让刘洋烦躁的是,五年过去了,自己都已经放弃了,突然又冒出了这个,这事情的发展不是明显跟自己做对吗?到现在为止,自己也没觉的自己是主角啊!那些世家大族,名人名士照样看不起自己。
不过,这件事也让刘洋更加重视自身的实力了,假如真的需要,那自己又不可避免地要再抢一次人了,而且是从董卓和吕布手中抢。
于是准备在汝南招募一千军,由吕范任军司马,裴元绍为主将,周仓为副将,也算是做个准备吧,反正现在也没事。
八月,青州传来消息,太守龚景生病,上书请奏辞官养病,一时间青州又成为了朝中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各种消息都有。
毕竟青州这两年风光无限,面积不大,但人多钱多,最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青州出了个青英将军,能征善战,三员将军也是天下少有的虎将,还有青州军,也被青英将军的军师给训练成精锐之师。
各方势力直接不再含蓄,大将军何进推荐自己的弟弟何苗为青州刺史。
袁家推荐袁术为青州刺史,并搬出了上次举贤不避仇的说法,这次是举贤不避亲,甚至袁隗还直接给刘洋送了书信,让刘洋在青英将军那里给说说好话。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自从长安一别,刘洋和青英将军再也没有了联系。
十常侍更夸张,直接推举青英将军为青州刺史,这是要创造历史啊。
一时间朝堂吵的不可开交,青英将军竟然是优势最大的一个,只因为何进和袁隗这个时候,虽然都反对女子做刺史,但是话不敢说的太狠,都不敢得罪青英将军,毕竟以后还要青英将军的支持。
而这个时候是汉灵帝刘宏是最享受的时候,朝中几方势力争斗不休,而争斗中最占优势又是对皇权最没有威胁,最依赖自己的宦官集团。
汉灵帝总是用再考虑一下搪塞众人,实际上是还没想好是谁,直到八月中旬,骠骑将军卢植上书自荐,出任青州太守,这件事才算敲定。
刘洋听到这个消息后,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了下来,卢植出任青州太守是刘洋没想到的,但也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刘洋也奇怪,之前龚太守是青州太守,现在几家又都奏请为青州刺史,最后陛下又认命了卢植为青州太守,这把刘洋都搞糊涂了。
最后还是陶丘洪给解释了原因,本来只有郡守,没有州太守,只有州刺史,负责监察一州内的郡守。
这样也就是意味着郡太守直接归陛下管理,可是陛下嫌麻烦,硬是任命了一些州太守,不仅拥有刺史的监察权,还对郡太守有管理权。
就好比青州,本来陛下要管理六个郡太守,现在直接只用管一个州太守。
但是朝廷大臣们奏请只能奏请刺史,因为谁也不知道陛下会把哪些州任命刺史,哪些州任命太守。
刘洋听明白了,就是皇帝懒,不想管事,难怪朝廷越来越没有威信了。
不过刘洋对于青州的放心,一方面是卢植为人正派,忠于朝廷,青州在他的治理下会更好,而且有卢植坐镇青州,加上现在得青州军,青州安全没有任何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卢植来说,也可以远离朝廷的明争暗斗,可以让正派的卢植少操一些心。四十七岁的卢植看起来可没有那么年轻,多年的操劳和奔波,让他身心俱疲。
只是刘洋不知道,卢植出任青州太守是为了刘洋考虑,是不想青州这一方目前还忠于朝廷的地方,卷入纷争。
不过青州之事让大家都想起了搅动青州风云的刘洋。
九月,一番抢人大战又开始了,大将军何进以刘洋最擅长军事为由,欲征辟刘洋为大将军府长史,辅助何进处理军事。
袁家当然不会放人,说刘洋在汝南治理刚有起色,这时候换人不利于汝南治理。而且郡太守已经到了三品了,怎么能去任一个长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