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刘宏驾崩(2 / 2)
最想不通的就是曹操,好不容易因为刘洋之事,把袁隗从三公中踢出去了,汉灵帝甚至死前还将袁隗的奏请暗中送给何进,就是为了分化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袁家为首的世家势力。
可是自己就去了一趟青州,前后也就一个月不到,何进对自己的态度简直天翻地覆,自己去问荀攸,荀攸也不知道,突然就不召见自己了。
荀攸推测,应该是袁隗和何进暗中达成了什么合作,或者袁隗让出了什么利益,使得何进再次信任袁隗。
曹操听完荀攸的推测,直接是火冒三丈,要不是平东将军刘洋几次极限操作,打脸袁隗,何进在朝堂上怎么可能斗得过袁隗。
自己和荀攸好不容易将刘洋以及刘洋的势力圈子拉拢给何进,这不是白忙活了吗!
但凡明白的人都知道,刺杀平东将军的人就是袁氏派去的,渤海就是袁氏的势力范围,这还把刘协册封为渤海王,是生怕袁氏手里没有皇子做筹码吗?
这袁氏要是有个异心,直接拥立刘协,那这几年以刘虞为首的汉室宗亲和以卢植、皇甫嵩为首的大汉忠臣,好不容易维持的局面将付诸东流,那时真的要天下大乱了。
最后还是荀攸劝住曹操,才好一点。
不过很快众人就知道原因了,以袁隗为首的世家大族,积极支持刘辩,也积极支持何进处理朝政。
这也是何进选择袁隗而放弃卢植的真正原因,卢植等人虽是忠臣,但身后就几个人。袁隗身后是一群世家之人,没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何进,当然是选择袁隗。
不过何进的做法,就连卢植都气的大骂何进,真是一个屠夫,眼中只有猪,只看数量多少。
卢植当即写信给刘洋,让他注意安全,袁氏又重新结交上了何进,而袁氏绝对不会放过刘洋的。
刘洋这边收到刘宏病逝的消息,也没有瞒着万年公主,毕竟要带孝守孝,瞒着也没用。
万年公主当即大哭一场,直接昏过去了,还好因为甄姜怀孕的原因,华佗也在,稍微诊治了一下,就安静地睡着了。
这一下刘洋就只能陪在万年公主身边,不过好在甄姜已经进入稳定期,只要没有重大情况,怀孕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甄姜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的。
并且因为这里马上要设置灵堂给汉灵帝守孝,刘洋安排甄姜回高唐封地,并派人通知了岳父甄逸,请他们一家去高唐陪一下甄姜,自己这边遇到这种事,肯定是走不开。
到了晚上,万年公主才悠悠醒来,估计是内心疲惫,也就没有大声地哭,但也是泪流不止。
刘洋好言相劝,也才好点,并且亲自喂了一些稀饭,并叮嘱万年公主好好休息,家中正在准备灵堂,待好些了,还要给灵帝守孝。
刘洋又摒开丫鬟下人,说自己要亲自伺候。然后给说了朝中情况,万年公主的弟弟刘辩在大将军何进的拥护下,登基称帝,朝中一切平稳,汉灵帝的丧事会办的很风光很好。
可是谁知万年公主听到这些,大吃一惊,直接止住了哭泣,然后光着脚跳下床,没一会找来一个看起来就很好的盒子,打开后,直接说道:“平东将军、高唐县侯刘洋接旨。”
刘洋看到这,猜到可能是汉灵帝给的密旨,赶紧阻止公主道:“如果我没猜错,这是先帝给的密旨,所以哪怕您要向我宣读,也请小声一些。
不过这里就我们二人,我更建议您直接拿给我看。”
万年公主一听,也知道自己冒失了,赶紧左手捂住嘴巴,右手把圣旨递给刘洋。
刘洋先问道:“这封密旨你看过吗?先帝给你时,允许你看嘛!请公主认真回答我,一定不要隐瞒。”
万年公主看刘洋跪着,也就蹲了下来,说道:“我看过,父皇让我看的,我离开洛阳之前,父皇也找我谈过话,听父皇的意思,和圣旨上的差不多,父皇是希望……嗯、嗯”
万年公主这边还没说完,就被刘洋捂住了嘴巴,因为他通过万年公主的反应,已经猜到了内容。
当即对公主说道;“不要说,一定不要说出来,我自己看就行,而且一定要记住,不能对任何人说起这个事。”
万年公主见刘洋特别的严肃,当即点头答应。
刘洋深呼了一口气,慢慢打开密旨,不出意外,一方面是让刘洋好好对待公主,另一个问题就是,若有机会,让刘洋支持刘协为帝。
刘洋现在内心是翻江倒海,无法平静,这和自己的决定正好相反,自己刚决定支持何进,稳定朝廷,避免董卓乱政,避免诸侯争霸,让百姓能稍微好过一点,可是就来这么一份圣旨,总不能因为这个,让自己起兵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