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海阎王(1 / 2)
如今已经过了千禧年,乌跃进作为村长,还穿着一二十年前流行的衣物,怎么说都有些过时了。
也是因此,证明陈玄景对游龙村的评价无误。这个村子的思想有些落后,也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不前。
虽然思想观念上有些滞后,但乌跃进也保留了淳朴的优良传统,对我们极为热情,用有些佝偻的腰身将我们邀请进去。
他看起来年近老迈,但其实也就五十多岁。
在海上讨生活的人,常年风吹日晒,比在田间耕种的农民还要更显得苍老。
我也不直到陈玄景是用什么身份和乌跃进打了交道的,不好多言。
乌跃进将我们带入堂屋之后,又自己一个人忙碌碌的去了厨房。
虽然游龙村是渔村,但自古以来七鲁省也是农耕大省,很多民俗习惯由内陆传到了海边。
这间宽大的堂屋之中,砌了火炕,烟囱和厨房灶台相连,这是七鲁省农村常见的房屋构造,而且在历史上还传到了关外。
“可惜月丫头没来,她就喜欢睡这种大炕。”
“虽然……可能会有点儿燥。”
我自说自话,不自觉挑起嘴角笑了笑。
不消片刻,乌跃进烧着了灶台,我们这堂屋里也快速升温暖和起来。紧接着他又开始一趟一趟的端来早就准备好的各类菜肴,甚至还有家中自酿的粮食酒。
这些个酒菜虽然算不上精致,但都是粗狂豪迈的风格,鸡肉鱼肉像是随便剁了剁就扔进锅里炖熟了,黄面饼子和馒头比脸还大。
乌跃进一个人忙活,显然是他儿子不在家中。
陈玄景和冷沐然一看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坐在桌前之后就不再动弹,我们之中只有小叶子有眼力见儿,主动忙前忙后的帮乌跃进端菜送菜。
忙活了一阵,众人落座,我不是爱喝酒的人,但陈玄景却是个‘酒肉和尚’,几杯香气浓的粮食酒下肚,和乌跃进的感情又加深了几分。
不知是有酒瘾没酒量,还是陈玄景过于在意游龙村的经济建设,没说几句又苦口婆心的劝了起来。
乌跃进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迂腐,听了陈玄景多条建议之后,沉声叹气:“陈大师,你说的那些,我去镇上开会的时候,领导们也都说过。”
“我也不是不想让村儿里富起来,但确实没那么简单。”
我这才隐隐猜到,陈玄景可能是以‘得道高僧’的身份与乌跃进结交的,这和同为黄龙寺出身的黄元兴如出一辙,似乎成了黄龙寺的某项传统。
回归眼下,除了对着条破布发呆的秦泽,我们都将疑惑的眼色投向了乌跃进。
他随即皱起眉心,压低声音道:“以前村里来过很多来考察的人,镇上和县里的领导,还有很多有钱的大老板,都想帮我们建码头、搞养殖。”
“但是我们村外头那一大片滩涂,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陈玄景跟着皱眉,问他有哪里不一样?
乌跃进的声音更小了,而且带着几分复杂的神情道:“那片滩涂上,每到夏天,就会爬满了各种海蟹子,胆小的人看了,甚至能直接吓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