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交谈(2 / 2)
杨家人心地善良,不分亲疏,对三个孩子一样看待。而后来两个女儿都长得一般模样,十分出众,人们十分羡慕。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其中一个女儿被瘟疫夺去了生命,杨家夫妇哭得死去活来。
人们都说杨家死的是亲生女,要不然,哪会这样伤心?
杨家夫妇一怕听到人们这样的议论,又觉得自己住的位置风水不好,于是就移到了很远外的一个村子住下。
时间一长,村里的后辈就不知道杨家是外来户了,而这家外来户的女儿,就是卫杏子的母亲。
后来卫杏子的外公和外婆分别离世,于是有关卫杏子母亲的身世就无人知晓了……
卫杏子讲到这里,又补充说:“我的母亲那时很小,当然不知道她小时候的悲惨身世;刚才我说的这些,是我母亲后来经过千辛万苦才打听来的。”
毛芋头听了惊得哑口无言,他想:杏子的母亲是他的小姨,关于这一点,就连毛芋头的母亲都不知道;杏子现在真是他的表妹了,他真的不能与杏子恋爱,杏子应该要有她的幸福,而于满堂应该是她最好的选择。
于是毛芋头诚恳地说:“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我赞同表妹与大哥相恋,希望你们好好相处。不过,要是那样,今后我不能叫你大哥了,你却要叫我表哥。”
卫杏子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只是默不作声,但满脸通红。
于满堂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针对“证据”提出了三个疑点:
“第一点,说杨家两个女儿长得如同一般,这就说明她们的长相难以区分,旁人并不能分出亲疏真假。”
“第二点,杨家其中的一个女儿死了,人们都说,这死的就是杨家的亲生女。既然人们难以分辨,又是怎样确定的?人们有可能是凭借杨家的亲生女小时体弱多病,女儿死后父母哭得非常伤心这样的现象来推断的。
“第三点,杨家为什么要搬家?很有可能死的是芋头的三姨———芋头,你不要怪我嘴臭,我只是推测而已———而人们却认为死的是杨家亲生的女儿,因此杨家不好辩解,但又听不入耳,所以只有移居他处,来躲避是非,清净耳根。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断而已,至于真相如何,那还有待时日去证实。我总觉得,你们的结合,应该还有机会”
于满堂的分析又令他们疑惑起来,本来平静的心情却又起波澜。
不过,毛芋头还是直接问道:“大哥,你难道不喜欢杏子吗?”
于满堂说:“喜欢。不过喜欢归喜欢,但我却不能爱杏子。我不是说杏子不值得我爱,而是因为我已经有爱的人了。我总觉得你们将来一定会在一起,至于早晚,那就要看你们的造化了。“
于满堂说到这里,忽然记起母亲还说过卫杏子和毛芋头有辈分差别的话,于是就问卫杏子道:
“杏子,听说你和芋头还有辈分差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卫杏子于是就解释道:“我的母亲的哥哥娶了芋头母亲的堂妹。从我舅舅的角度来看,我是他的外甥女,而芋头是他的姨侄子。这样看我们是平辈。”
卫杏子停了一下,接着又说:“而我舅舅的堂妹又嫁给了芋头的远房爷爷。从芋头远房爷爷的角度来看,芋头是孙子,而我是姨侄女。这样看我是芋头的长辈。”
于满堂听了笑着说:“还真是错综复杂!不过,这种乱七八糟的关系,根本就不是分开你们的障碍。你们现在的关键是,要弄清杏子的母亲到底是谁。”
于满堂说到这里,站起身来,轻轻地拍了拍他们两人的肩,接着说:
“我建议你们不要轻易说分开,要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对付杏子的父母。一边打听,一边保持关系,但不能超过了限度。至于我和杏子的事,那完全是两家父母们的害操心,不用把它放在心上。我走了,你们接着想想今后的事情。”
于满堂走后,毛芋头他们很矛盾:说分开,感情发展到这般程度,又舍不得;说不分开,又怕真是表亲关系。
他们实在很为难,真不知道到底怎么办。好久,卫杏子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扑到毛芋头的怀里痛哭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