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 / 2)
现在查看系统动态才是最重要的。
仔细研究格温才明白,这破系统不是要累计影响力点,而是看影响力点的时事储备量来算。
要说累计影响力点早就达标了,但是她拿出不少来买教材。
现在的她甭说中文和英文,连日语、德语、法语等乱七八糟的语言也因为闲着没事学了个遍。
不说多精通,日常交流来说,现在把她丢到哪个国家她都能瞬间融入进去。
起码出门不用带翻译就很省事。
但是这么一花,也让存在点去掉不少,所以就迟迟没有达到系统升级要求。
这夭寿的系统啊,这么一来以后还怎么让她大手大脚花存在点。
话说系统不就应该是使劲骗宿主氪点的嘛,为啥自家系统反而让宿主不敢氪了捏。
“……所以格温班长今后会帮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同学,大家鼓掌欢迎格温说两句。”
凡妮莎结束了讲话,顺便坑了格温一把。
等等,什么叫帮助每个同学?自己不是小组顾问来着。
还有你这个村长选举大会一样的讲两句是什么意思!这可不再剧本里啊凡妮莎导演!
格温哪成想自己分个神看下系统,就被某老师坑了。
你一定是腹黑!不用多解释了!我不会再相信你了!
格温现在看班里的每个人都像腹黑,腹黑恐惧症?
“那,以后有问题就问我吧。”
格温在座位上说。又没说非要去讲台说。
美国课堂学生是可以坐着发言的,没让站就能一直坐着。
现在赶鸭子上架,索性也就认了。
当这些孩子们发现没有问题能问倒‘格温老师’的时候,想必又会收获影响力点吧。
呜哇!格温果然是上帝派来帮助我的天使么?凡妮莎又想掉泪了。
想她第一次带班,什么都是没经验的,这会儿有个非常棒的萝莉小学僧可以帮自己分担工作,这简直太美好了。
所以这个真天然居然被格温当成腹黑,也算是美妙的误会吧。
格温无奈的接受了‘她还只是个孩子,却承受着不该在这个年龄承受的压力’这种属于彼得·帕克会做的事情。
再回头看看系统的通知,格温觉得系统君真是会挑时候。
她决定还是晚上回家再更新,谁知道更新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鬼畜的‘声光电’效应。
万一全身闪烁‘跑马灯’,她怕不是要‘立地成佛’然后被送进51区切片研究。
虽然自己半夜在家升级,万一有声光电效果也会出问题,但是爱自己的爹妈总会一定程度的保守秘密吧?
心中有挂念的事,时间就过的贼慢。越是急着去做什么,就觉得老师讲课都变慢了。
就和憋尿等着下课去上厕所一样,那种体验想必中国的孩子们都深有体会,还好美国孩子们上课可以举手说一声就去厕所。
格温这时候就觉得台上凡妮莎老师叨叨的特别慢,像是被慢放1.5倍的视频一样。
她最近才知道,原来美国小学每个班只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什么课程都带,又是美术老师又是数学老师。
除了体育这种在体育馆的课程和户外社区服务那种事是另外的老师,其它在一年级一班教室上课的都是凡妮莎,没有别的老师了。
一开始格温还挺佩服凡妮莎的,这什么都上就代表她什么都会,多厉害。
但是一想他们上课都在干啥?听听老师讲故事、玩玩七巧板、背背单词拼写、画个画、做个游戏?
这就是放大版的幼儿园吧?有啥厉害的,哪个正常成年人都搞得定吧。
凡妮莎是啥都教,但是全是常识知识和游戏娱乐,倒是符合边玩边学的美式小学宗旨,最难的大约也只是单词拼写的背诵。
想当初格温上辈子看《超龄插班生》这美国电影的时候,还在想为啥美国小学生背个单词都这么费劲。
现在真正走上一遭才知道,人家压根没在幼儿园学过,在小学也是以玩为主,拼不出来单词才正常,反正只要能说就行了不是吗?
看看现在,分完小组以后一帮孩子们就把桌子拼到一起,四个人或者六个人面对面坐着,大眼瞪小眼。
黑板完全成了摆设,格温的名字在上面挂了这么久,到现在都没被擦去。
凡妮莎老师则分发着白纸和铅笔。次奥,自己带的笔记本一点用处都没有。
一年级学的单词拼写连考试都不考!压根没用过笔和本子。
就连现在老师发的纸和笔,也是用来画画的。
她没事时候跑到高年级才发现,美国小学僧的课程居然是逐步开放的。
一年级连数学都只接触了加法减法,还是掰着手指就能数的。
乘除法要到三年级才正式开始学习。
天呐,这日子怎么熬啊。格温觉得她在待上一段时间怕是智商都会变低。
在格温寻思着要不要跳级和对系统升级的期盼中,她终于迎来了放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