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2 / 2)
“吾今休沐学业,奔赴奉天,愿以身抗敌!”
“不灭日寇,绝不回还!”
燕大操场上。
一名青年学生振臂高呼。
“同去!同去!抗击日寇,还我河山!”
一众燕大青年学子纷纷附和,爱国热情无比高涨。
仅当晚,燕大收到了上千封休学书。
无数学子不惜以身报国,奔赴奉天,其中还有不少助教。
同一幕在龙国所有大中小城市的街头上演。
不管是学生也好,老师也罢。
就连路边卖货小贩都奋起勇气,支援奉天,挺进关外。
短短半个小时。
《奉军告全体国民书》在龙国引起轩然大波。
各地学生尚且如此,更别说,全国其他热血同胞了。
一股挺进关外、抗击日寇的爱国之风席卷了大江南北,成为龙国主流。
不单单是青年投军报国。
各地名流士绅、富商大贾纷纷慷慨解囊,为奉军提供物资、款项。
给予一切能给予的帮助。
接下来的一周内。
奉天收到了各地价值数亿大洋的物资、军备。
.....
另一边。
奉天督军兼东三省最高军政领导--冯轩并没有安然入睡。
他真乘坐小吉普,在警卫的护佑下赶到了北大营。
大战将近,士兵们的训练工作是最重要的。
不单单是为了保住性命,也是为了保住奉天、保住关外。
军队是安身立命之本、国家兴旺之基。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掉以轻心。
一旦出错,冯轩乃至冯家数十年的心血努力将会付诸流水。
自身更有可能让陷入万劫不复境地。
奉天城内外的防御工作全部交给了宪兵处、警务处了。
两个机械化步兵师驻扎在奉天西南的武清营。
两个装甲师驻扎在奉天东南的东州营。
两个主力步兵师分别驻140扎在北镇、复州。
哪怕小鬼子明知道对手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插了根钉子,可他们却不敢拔。
因为一旦对复州动手,那么北镇方向的警备一师,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两万奉军将迅速赶到。
五万大军坚持一个礼拜不成问题。
到时候,奉天城内十数万预备役部队全部出动。
小鬼子再怎么拼也不可能拼的过拥有主场优势的对手。
开玩笑!
在复州打崩了,对奉天乃至吉、黑两省一丁点影响都不到。
只有在奉天开打,才能死死地遏制住奉军吸收各地力量壮大自己的阳谋。
正因为如此,整个辽东一线。
从丹..东到凤凰城、连山关、本溪,奉军都没有布防。
他们只是在沿线接管了铁路。
小鬼子的部队一旦从丹东出发,能直接长驱直入抵达奉天城下。
届时。
一场大战将会在奉天城下打响。
这不仅仅是东倭想要的,也是冯轩想要的。
一旦奉军主力缠住了鬼子大部队,警备二师、铁道部队迅速赶至凤凰城、丹..东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