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4章(2 / 2)
宁崎这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孟锦风头上,让他猛然察觉到自己的现实处境,可真没多少跟对方讨价还价的馀地。甚至就连这次见面的机会,也是好不容易才等来的。
孟锦风强压下心头不快,沉声说道:“宁大人,两国停战本是大势所趋,和平共处才是长久之计,我国愿与海汉商议一份长期的停战条约,而不是象当下这样停停打打,导致两国永无宁日。”
宁崎不动声色道:“那孟大人认为,多长的时间算长期呢?”
孟锦风道:“多长都不为过,以我之见,最好是能签署一份永久停战协议!”
宁崎笑了笑,话锋一转道:“孟大人参与过前几次的停战谈判吗?”
孟锦风一怔,随即摇摇头道:“三年前那次在京城外的谈判,本官当时有其他公务在身,并未参与其中。”
前任大使岳仕宗到杭州就职上任的时间,正是三年前第二次对明战争爆发前夕。那时候孟锦风还在礼部任六品主事,未能参与后来在京城外八里庄举行的停战谈判,纯粹是因为级别不够。
至于时间更早的第一次对明战争,那时候孟锦风才刚刚考取进士,都还没跨进礼部大门,就更是没有上桌的资格了。
宁崎又继续问道:“那孟大人认为,前两次停战协议后来作废的原因是什么?”
孟锦风心道,那自然是因为海汉对领土贪得无厌,野心无法抑制,所以才会再度挑起对大明的战争。
不过这种看法只能在心里想想,要是说出口可就没法继续往下谈了。
孟锦风道:“想来是有各种意外原因所致,比如三年前的杭州刺杀案,而今年又有九江知府带头叛国投敌一事。以前签署的停战协议,在巨大的仇恨或者利益面前,就变成了碍事的绊脚石。”
孟锦风不敢将战火重燃的原因归结到海汉身上,而是努力查找大明自身的原因,这本身就是一种退让了,但宁崎对此似乎并不满意。
宁崎道:“孟大人,你说的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原因,但发生这些事情的根本所在,你是一个字不敢提啊!”
孟锦风道:“还请宁大人明示。”
宁崎道:“王朝兴衰更替,改朝换代是不可逆的趋势,国力落后者终将被历史淘汰,这个道理想必贵国朝廷也很明白,只是一直不愿面对现实,接受自己的处境而已。”
“如果贵国朝廷能够认清现实,我想两国争端本不需要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更没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签署这些停战协议。你我均知,这些协议是有时效性的,而且必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变成一张废纸!”
孟锦风默然不语,他其实何尝不知宁崎所说的道理,但作为大明的外交使节,他的使命就是维护大明的颜面和利益,那断然不能认可宁崎的说法,否则大明就成了对方口中因为落后而要被更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