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6章(2 / 2)
当然这样的付出也不是单向的,福瑞丰由此得到了特战师的庇护,成为马六甲海峡以西首家得到官方特许的海汉商家。
这个资格并没有任何证书或凭据,完全只是福瑞丰与特战师之间的一种默契,是李元德个人与钱天敦之间的相互信任,但由此带给福瑞丰的收益却是相当可观。光是这几年在特战师辖区内近乎垄断的经营地位,就已经让福瑞丰基本收回了前期的投入。
而当初只带着十几条船从广州南下投奔特战师的李元德,在这几年中身家也迅速膨胀了百倍,如今可以算是印度洋地区最具实力的海汉商人,没有之一。
当然李元德在此期间也过得并不轻松,光是每年至少要在广州和印度洋的殖民地之间往返两到三次,就是极其让人疲惫的行程了。
而李元德对此却仍是乐此不疲,这已经不单单是他对钱天敦的个人崇拜,更是在此过程中逐步发现了探索和征服未知领域的乐趣。
从国内引入移民到特战师所辖地区,便是李元德目前负责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当然也包括了需要重点关照的专业人才。
相较于那些必须通过直接接触,甚至需要多次面谈,提出若干条件才能打动的高级技术人员,李元德自然觉得招募普通移民的工作更为轻松一些,基本上只要钱花出去就能见到成效。
而且除了花钱招募之外,今年还有战争爆发,通常这都会为沿海地区带来不少移民人口。
福瑞丰通过官方关系,很早便已得知了海汉对江西的作战意图,所以也早早便向指挥两广出兵的游志远送去消息,愿以丰厚的报酬从江西引入移民,特别是青壮人口。
当然这个“青壮人口”中,也包含海汉军通过战争俘获的明军在内。
向海外大批量输送的移民,向来对以往的身份不怎么顾忌。特别是远离海汉本土的地区,只要是汉人都会被无条件接收,根本不在乎这些人是否曾是囚犯或战俘。
这些人运到海外后,哪怕是在工地或矿场当苦力,往往也会比难以沟通的当地土着好用得多。
江西的战事还在进行期间,首批来自江西的难民和战俘就已经被输送到广州,然后乘船出海,一路南下,经过长达几十天的海上行程和数次转运,才抵达了远在波斯湾的伏波港,而这个时候江西那边还没发起对南昌城的最后攻势,转运效率不可谓不高。
李元德亲自到港口接收了这一批来自江西的新移民,其中有过半都是他特别要求的“青壮人口”。
照理说李元德应该对此感到比较满意才是,然而这两千来名新移民的到来,并未让李元德如释重负,因为原本要搭乘这支移民船队来伏波港的一批技术人员,却因为种种原因取消了行程,或许其中一些人会就此打消了移民到伏波港的念头。
而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或许就是本地的一些建设项目不得不推迟,这可不太容易向钱天敦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