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 > 女芒 > 大先生八(2)

大先生八(2)(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诡怪札记 葬棺道师 意识重组世界 神秘复苏:我靠呼吸变强 神亡禁曲 深渊专列 我能听懂怪谈心声 独牙神探 是记忆的碎片 诡异寻源

尽管莫老太爷觉得有点难以启齿,可他还是把百花图的玄机讲给了小石听。

小石表现得异常的平静,脸上也没有轻蔑和嘲笑的表情。

“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姐的名字了吧?”莫老太爷偿试地问了一句。

“还不行,光知道这些还不行,你得能说出那些花的名字。”

“可花没有刻出来啊?”

“刻出来还叫什么百花!”

莫老太爷想了想,也是,总共上面只有十个小圆。最多可以刻十朵花。如果要刻也不能刻某种固定的花。

“要说花名也不难,只是我怕你数不过来。”

“不错,我姐也是这么说的,所以她只让你说出十一朵花。”

“为什么是十一?”

“我姐说,如果你问了这个问题,你就没有看懂百花图。”

哦?莫老太爷觉得自己高兴得有点早了。

“我姐说了,十一朵花里两朵花最重要。如果答不对,也是枉然。”

“这我可得好好想想。”

“还有,我姐听说莫公子书读得好,想让莫公子为这十一朵花配上诗。”

“什么,你姐她能读懂诗!?”

“这你别管,到时候你读给我,我再告诉我姐。”

“这可难了。”

“有什么难,你不相信我能记住它们。”

“不是……”

莫老太爷的意思是,自己做这件事难,没想到小石还误会了。

“我相信你能,你能把你姐告诉你的告诉我,就能把我告诉你的告诉你姐。”

小石很赞同莫老太爷的这句话。

“那你就开始吧!”

第一要选花,莫老太爷暗自揣度,还得配上诗。能入诗的花倒不少,看来我还真得费点心思。如果能去藏书楼就好了。那里有不少前人所做的诗书。可瞧这意思,小石并不想让自己离开。

“怎么样,想好了没有?”

小石歪个小脑袋开始发问。他一定在想,院子里有这么多花,这个莫公子又是教书的,他连百花图都弄明白了,想必这选花配诗的问题也不在话下。

“要说花,当首选牡丹。我想起一首,我读给你听。”莫老太爷清了清嗓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小石眨了眨眼睛。

“听起来不错。那你现在教给我读。”

这个小石还真聪明,只教了几遍就背诵了下来。这不免让莫老太爷怜生出爱才之心。

“你将来一定要上学堂!”

“嗯。”

“那你姐上过?”

“我姐不一样,她从小是呆在京城的,后来才回到修罗岩。”

小石不想再多说了,他口中默默念着刚学会的诗,转身走了。

莫老太爷呆立在刻有百花图的石头旁,心中暗自吃惊,小石匠竟然在京城呆过!这让莫老太爷突显沮丧,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既然在京城,为什么还要回到修罗岩呢?不可能,一定是自己听错了!可她至少接触过诗,这就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了。山外的诗书都是由官家掌控的,当初自己想学这些诗书都颇费周折,更何况一个修罗岩的小女子。可话又说回来,大山里当初没有诗书是因为祖上定的规矩。修罗岩毕竟在山外,能接触到诗书也不奇怪。可莫老太爷觉得还是有点蹊跷。修罗岩的人不兴读书写字,那小石匠在修罗岩就不可能接触到诗书。难道她真在京城呆过!若果真如此,就证明自己没听错。回想前几天听到的修掌事的做事风格,把修罗岩的女子送入京城也不是不可能。要这么说,这个小石匠与修掌事的关系肯定不一般。想到这里,莫老太爷不禁笑了起来,自己跟莫掌事的关系也不一般,所以才能破了规矩,把诗书带进了大山里的学堂。

来莫家学堂学习的孩子大致要学四年,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学四年。因为前两年还算可以,毕竟是认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字和数术。第三年学习认识草药也算符合孩子的天性,能见到实物,一些孩子还是可以坚持的。等到了第四年,需要背诵一些草药的知识,就难了。一本《本草》有将近两千种药材,要想真正记住它们,用一年的时间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有性味,功效。如果再掺杂着其它药材书籍,还需记忆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方法,混淆在一起相当模糊烦琐,也没有规律。时间一长,很多孩子就失去了兴趣。而莫老太爷在父亲的督促下,硬着头皮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效果并不理想。别的孩子四年后就回家种地打猎去了。莫老太爷接替了父亲的工作,成为了教授草药的先生。他并不在意这个工作,相反,他更在意以采药为名,带着手下的五六个孩子去山里四处游逛。可这两三年下来,也有逛烦的时候。山外又不让去,他只能另辟蹊径。当年学草药的采摘时节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山外的一个大夫给他们讲了一课。那个大夫也蛮有学问,为了说明摘采草药的时机应依据地域环境,而不应太倚重节气,他引用了一句山外人的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道理莫老太爷听得似懂非懂,不过这诗词倒是触动了莫老太爷的神经。这诗词听起来像山里的顺口溜和民谚,可感觉却是很柔美。莫老太爷私下向山外的这位大夫打听,这诗词是个什么玩意儿?

“怎么,你们山里人念书不读这个?这历代的大家留下的诗句可是宝贝啊,还有什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

一听到后面的书籍,莫老太爷就泄了气。这些都是祖上明令禁止的东西,用太祖的话讲,山里人就过好山里人的日子,这山外当官掌权的事就不要想了。

“我们不学这些东西。我家有君子规。”莫老太爷不服输的嘟哝道。

“君子规?你给我说说!”

莫老太爷很不情愿,说白了,这个君子规对于山里人守不守不太限制,但莫家的人必须严守。父亲让他把君子规牢记在心里,莫老太爷对此很反感。

当听了莫老太爷说出的君子规,大夫乐了。

“这不就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说法吗!”

莫老太爷眨眼看了看那位大夫,表现出一副很鄙视的样子。

“你是说,山外当官的都是君子?”

噢!大夫好像明白了莫老太爷的意思。

“读书为了当官只是表面形式,但大多数人读书还是为了懂得天地间的道理。不过诗词和它们不一样……怎么说呢,它们是两种方法,表达了同一样的意思。”面对莫老太爷疑问的眼神儿,大夫不得不又慌乱地解释了一句,“一种是自由的表达,一种是严肃的表达。这样,不如你抽时间看一下就知道了。”

大夫匆匆离开了。他一定觉得,这大山里的规矩他还是不要掺合了。莫老太爷当时也很慌乱,他觉得自己向山外人打听诗词这类东西,可能超越了祖上定下的规矩,可那句柔美的句子始终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尤其到了烦闷的时候,它就像一只待哺的小鸟唧唧叫着,急切地等待着食物的喂养。莫老太爷知道,这就是自己对诗词的兴趣儿。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儿做起来会有困难。虽然祖上没有明确不许读诗词,可要说服父亲也不容易,但他马上就找到了理由。

“爹,这草药的药性啊、药理啊,实在太难记了,要是把它们编成顺溜儿,孩子们学起来就好多了。”

父亲用目光扫了扫眼前面色急切的儿子,缓缓地说道:“这个主意不错,那你就编好了。”

“这东西哪能说编就编啊,我也得学呀!”

“学?山里的顺口留儿哪个是学出来的?”

“那不一样,这口头上的也就那么十几个,还有很多词语表达重复,可我要把上千种草药都区分开,明显不行。”

父亲愣了一下,他觉得儿子说的也有道理,便问道:“那怎么办?”

“我听说山外有一种诗词的东西,数量也得有个上千种,要不我先学一学!”

“诗词?我也听说过这种东西。”父亲沉思了一下,他现在开始怀疑儿子提问题的用心,但这个方法还是好的,“我觉得还行,那就让陈主事联系一下山外的学堂,弄些诗词回来。”

没想到会这么顺利,莫老太爷的心都快蹦出来了。

“我姐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小石不知何时出现在莫老太爷的面前,莫老太爷的思绪也只能回到他的身上。

“什么呀?”

“你自己看!”

小石递给莫老太爷一张纸条。莫老太爷展开纸条,见上面写道:百花源自别家院,岂能信手顺拈来。字迹很娟秀,应该是小石匠的笔迹。莫老太爷很疑惑地看着字条,不知何意。

“我姐说,你为什么用别人的诗糊弄她!”

哦!莫老太爷明白了。看来这小石匠的确有学识。这对于一个女子实在难得。如此看来,她在京城呆过也不会错。可那又怎样,难道我莫孝春空读了这十几年的书,连一点豪气都没有吗?难道我就只能娶山里的女人,而不能同京城来的女子心灵相通吗?

“你不想让我捎个回信儿吗?”小石站在莫老太爷对面,歪头皱眉地问道。

“当然,”莫老太爷抖了抖精神,“可是我得用纸笔。”

“好吧,我可以在这等你。”

“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学堂!”莫老太爷劝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男配他过分撩人 首辅养成,从种田开始 死火山 骷髅幻戏图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置换凶途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复山河 与岳母的不伦 吃禁果(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