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白狐之绊(1 / 2)
乌西孤房
“我跟你说,长安每年有个花钿妆容赛,是武后在位时立的,现在还保留着,城内但凡是娘子,不论名门还是市妓,都会参加。而我啊,已经获得了两届状元,一届榜眼呢。”桃香自夸道。
“想不到小姐还有这般能耐。”大傻意想不到,“可小某这也不是要梳花钿妆啊……”
“哎呀,男子簪花我也会。”
“别别别,小姐就剪到能挽髻就行了,到时候戴个幞头都一样的。”大傻赶忙推脱。
“得了,我知道的。”桃香自是了然,“还有,现在你不能再叫我小姐了,要是去了兴西侯府还这么叫就露馅了,你现在是宋璟,是四品督查使,也是我的未婚夫婿,叫我‘桃娘’或者‘桃香’都行。”
确实,既然要伪装,就要装全套,但直呼桃香还是太过亲昵了,还是加点称谓的好。
“那就……桃娘?”
“嗯,那宋郎,我这就开始了。”桃香掏出剪子,对着铜镜开始为大傻修容。
看着自己毛发不断被剪落,大傻突然有点难舍,这是自己留了近十余年的毛发,此刻剪了,就好似自己十余年的年岁也被切割一般。
望着那散落在地上的碎发,竟开始回忆起过往。
天授三年,河西大漠
自武瞾圣人临朝,开始节制关外的西凉门阀和戍卫军,除了将相当一部分的军政权移交刺史府之外,除去都护府外的兵马驻地也将被裁撤,其人员主力要么回流都护府,要么并入刺史府。因此西北大漠驻地的兵将开始了大量迁徙,需在数日内将驻地搬空。
然军队数量庞大,如此短时间内迁徙必定丢东落西,大量的军马装备遗落在驻地周边,这就引发了大漠住民们的哄抢。那时候,军队刚撤走,胡匪还并未猖獗,居于河西大漠的居民还有不少,见驻地中遗落了如此之多的宝物,定然心动,一时间那驻地竟如市集般闹腾,但却没有市集般有序,各种推搡阻挠,你拥我挤,生怕那些值钱玩意儿被别人抢了先。
这一下,从日出争抢到日落,终于是把周边驻地的好玩意儿都一扫而空,年轻力壮的满载而归,老弱病残们悻悻而叹,在这大漠风尘之下,几家欢喜又是几家愁。
但更愁的,则是那些无依无靠,无亲无故的孤儿们。
四方之地鱼龙混杂,时不时地有那些参军战死的遗孀,抛家弃子的赶京人甚至因胡匪奸淫的遗子。他们无疑是这四方之地最命苦的人,一出生什么都没有,只能靠自己的运气苟活在这世间。
男孩就是这样的苦命儿,从珂乌镇的旁人那里听闻了驻地宝藏的事,也想来分一杯羹,可是没有坐骑的他,只能凭双腿跑到了那驻地,等他到时,早已经是空无一物了。
饿了一天,赶了一天路的男孩不再有力气挪动,躺在那驻地的残砖破瓦上就昏了过去,每年这样死在大漠里的儿童不计其数,可能今天他也是其中一个吧。
但他并不是。
“喂,喂,小子!”一口凉水喂到男孩的嘴边,顿时让他清醒过来。
睁眼抬头看,那是一个将士模样的人,一身戎装,面容土气却不失威重,一脸无奈地看着男孩。
“军爷。”男孩赶紧磕头。
“行啦,我们当兵的不讲这套。”那将士拍拍男孩身上的土灰,“来抢装备啊?”
“嗯。”
“可曾抢到?”
“不曾。”
将士一笑,随即伸手一招呼,竟从他身后窜出一只通体雪白的长耳狐狸。
“这小家伙通人性,多少也能陪陪你吧,你可别煮了吃了。”将士说道。
那长耳狐甚是亲昵,初见男孩就不停地用身体往他脸上蹭个不停,男孩脸上的尘土虽然染上了它的皮毛,却丝毫不见那雪白变得污浊。
“还有那边那个,别玩了,过来!”那将士嚷道。
男孩望去,才发现旁边也有一个和自己一样衣着褴褛的男孩,也抱着一只类似的白狐,他听到将士的呼唤,便立马跑了回来。
“听好了,这可是军中用于机密通信的宝贵玩意儿,今儿把它俩送给你们,你们可要好好珍惜,知道吗?”将士说着。
听到“军中”,“机密”,“宝贵”这些个词汇,两个孩子立马就兴奋了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长大也想当兵!”后来的小孩看到将士这般抖擞模样,心下向往。以前在珂乌镇的时候,总是看到雄赳气昂的官兵越过乡镇,横穿大漠远赴战场,总会溢出一股澎湃之情。
“傻小子,兵有什么用,官才是王道!”将士说道,言辞间颇有一股埋怨之意,“以后有机会考个功名!”
“考功名?”小男孩似乎从未听过这个词。
“就是让你背书,多看书多学知识。”将士接着说,“当兵的,都是听这些读书的。”
“读书要比当兵厉害吗?”
“废话!”
听完,两个小孩面面相觑。
“那我要读书!”
“我也要!”
将士看到孩子天真的样子,会心一笑:“那就好好读书,将来啊,去那长安当大官!”
“当大官!”两个孩子大声应和着。
微风拂过,却也能卷起不少沙尘。
“你们俩谁年龄更大?”将士问道。
两个小孩各自报了年龄后,后来的那个孩子要大一些。
“很好,从今天起你就是阿兄了,可要照顾你家小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