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玄甲匠(2 / 2)
“李穹翼你个老杂种,你前两天不是刚走嘛!”裴光庭骂道。
那苍鹰听闻此骂声,立马落地化作人形,然后调侃:“哎呀,小光庭,你就对看着你长大的叔这么没礼貌,每次我来都骂我杂种。”
“有长辈每回来造访,都先把后生往死里撺吗?”
“这是我们阿芙热情的打招呼方式。”
“你个屁!”裴光庭依旧骂骂嘞嘞,“无事不登门,你个老不死的来肯定有事找我。”
“诶,今个还真不是我来找你!”穹翼随即指了指还在城门口登记的风歌。
“风歌!?”见到风歌,裴光庭又喜又惊,赶忙爬下城墙,向着城门跑去。
“诶!你个小畜生见色忘友!”
雍东王府
“六郎可尽兴?”李素英问道。
“尽……尽……”六郎此刻已然说不出话,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下一个瞬间就感受到眼前猛然一黑,整个世界天旋地转,好像头里有什么东西在翻江倒海,随着一阵抽搐,六郎就此昏死,再无响动。
李素英见到这般情形,脸上的微笑也顿时收紧,待换好衣物,便叫来下人,吩咐道:“送去给老爷吧。”
“喏。”
“你过来!”随即对门口候着的另一个下人喊道。
“道姑有何吩咐?”
“继续去凉州城,找那些个观相者,带到府上来。”
“喏。”
交河新城
“见过裴参事。”风歌行礼。
“哎呀,风歌你又何必跟我客气,都是一家人,来。”裴光庭一改之前桀骜的态度,“说吧说吧,有什么事找我?此前我改造的腕甲弩可还好用?”
李穹翼无奈摇头,有时候就恨自己多个把。
风歌略有些难启齿,一顿踌躇后,终是开口:“实在万分抱歉,卑职弄坏了献公的柳叶弓刃了。”
这下裴光庭明白了,安慰道:“没事没事,我阿爷虽不在了,这不还有我嘛。”
“你?你行吗?”李穹翼阴阳怪气,“你阿爷什么水平,你什么水平?”
“嘿,你个老贱种,你知道个屁!”裴光庭不乐意,这李穹翼当着风歌的面就嘲讽自己,指不定背地里还会说什么坏话。
“参事此前所赠的腕甲弩甚是好用。”风歌掀起衣袖,亮出腕甲,“若不是她,怕是卑职已经数次丧命于这大漠了。”
“你听听!”裴光庭向李穹翼显摆。
李穹翼举双手以表认输,但嘴上还是不饶人:“那这柳叶弓刃的再铸,应该没问题吧。”
“自是没问题!”裴光庭拍拍胸脯。
灵风卫二人告别裴光庭,此行他们还要去参见都护府,就先离去了,待弓刃铸造好再来找他。
而裴光庭这下犯愁了。
虽然这大话是说出去了,但是这柳叶弓刃可不好搞。
腕甲弩是金吾卫的标配,因此有世代相传的图纸,锻造甚至改进根本不是事,但这柳叶弓刃,是父亲的独创,天下只此一把,当年阿爷,为奖赏破突厥有功的灵风卫,亲身亲力为风歌锻造这把柳叶弓刃,收即短刃,展便长弓,这其中的结构拆解自己几乎一无所知,突然要再铸,自己确无把握。
裴光庭虽这般想着,但还是来到了一个地下土窖,这里曾是他父亲的锻铁场,无数件歃血沙场的神兵从这里诞生,但如今因为常年许久活人未至,那破裂的夯土已然渗入屋缝,刚一开那木门,就顿时一阵沙土袭来。
“咳咳咳……”被沙土迷眼加卡喉,如果不是风歌所求,裴光庭真不愿来此地。
这间地窖,一开门便有一块当年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所书的牌匾“大唐玄铁匠”。
这玄铁匠的名号并非是谁人所赐,也并非是父亲自封,而是只因当年西域行军,父亲一手奇门缮甲的绝学震惊四座,当时西北道行军元帅的苏定方途径河东时,曾闻当地百姓常提“河东裴家有一郎,能锻甲胄炼精钢”,便去造访,见其才能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父亲也就此出仕,后太宗皇帝见到父亲治下的左屯卫,其装备样式在烈日下闪耀异常,惊呼“亦如当年玄甲军乎”,自此,父亲就有了玄甲匠这称号。
而裴光庭之所以不愿意面对这个地窖,也是因为,父亲生前,这个称号传承给的人,并非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长兄,裴贞隐。
但造化弄人,不曾想长兄早卒,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当时其他二位兄长皆已在京中入仕,身边只剩自己,只得将技法传授给他裴光庭,但是,在机巧缮甲方面,裴光庭和自己父亲有一些理念上的冲突,因此彼此一直有矛盾。
就像风歌的柳叶弓刃和腕甲弩,柳叶弓刃总共三种形态,短刀,长弓,双持短刃,这就是父亲的想法,融合各类武器的优点,打造一把全新的兵器,同时可以在战斗中根据不同的情势运用不同的形态,从而做到应对多变,但裴光庭不这么想,他认为武器应该在不改变本质的前提下,予以精进,发挥武器本身的长处,不是强行缝合其他武器。
而当自己指责自己父亲的装备是缝合的时候,这似乎触到了他的逆鳞,痛斥自己学艺不精还胡乱找借口,不学会构造融合的本事,反而指责为父的不是。
自此,父子几乎就是各造各的装备,再无任何技术层面的交流。
而交河城的各位,自然是更信任被太宗皇帝称赞的父亲。
不被认可的裴光庭赌气远走西域,甚至去更远的大食欧罗巴去取经,走了近五年。
而这一任性,回来便是天人永隔了。
有时候会后悔自己的所为,但更多的,还是不甘,那种没有在父亲生前获得父亲认可的不甘。
如今交河城都护军甚至哨所的灵风卫,都以自己的缮甲之术为准,但裴光庭知道,那是裴家荣耀的荫庇,他因此自豪,却也因此气馁。
望着那时隔多年依旧清晰醒目的玄铁匠之名,裴光庭暗自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