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话 夜话忆往昔 共研武之道(2 / 2)
“境界这种东西,本就不是单用言词就能说明白的。要不,当时我们也不会用这种笨法子才让你记住啦。”
“嘻嘻,我是笨蛋,但我小姐是什么啊!是被誉为……”
“好了,别扯这些没用的。我试着用自己的感受跟你说说,你可认真听好了!所谓的‘鸣’,并不是单单使用武器时靠蛮力发出的声响。先是要让自身对兵器契合度达到极致,如臂使指般把兵器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然后便是力发从整,即要整个身体配合一起发力,不是单靠某一部位。再者就是身心四肢高度协调才能收发自如,力生而不散,劲出而不溢。无论是拳脚或任何兵器,只要能做到这点,便会让拳脚或兵器击出时发出破开空气的独特鸣响,这边是‘鸣’。”
“而‘气’这一境界,拳脚的称为劲,如拳劲,掌劲。兵器里则称为气,如剑气,刀气。指的并不是单纯的用真气灌注拳脚或兵器之中那么简单。拳劲集而成束,掌劲沉而厚重,指劲尖而锐利。兵器亦是,不同兵器和不同人之所悟的剑气、刀气均有所不同。就好比一个惯使九环大刀的人所悟的刀气跟惯使陌刀的人所悟的刀气是不一样的。直白点说,便是自身真气与所使的兵器初步的共鸣,让自身与兵器都各带双方特质而成的独特气息与气劲。”
“而‘势’则是‘气’散发而出的一个整体,可以说是气势或气场。就如身居高位者会让人不自觉地俯首信服,久经沙场之军将一眼看上去尽是铁血风骨一样。自身与兵器达至浑然如一时,你就是兵器,兵器就是你再无分彼此。就像当时林羿叔叔那样,当其气势展开时便如一把参天巨剑,锋芒四逸。领悟了‘势’后你所出的每一招都挟带着你的独特气势,无论威势与杀伤力都会大增。如对手没相当程度的‘势’来做抵消,那便会在精神层面受到极大压力,高下立判,”
“原来,每次与小姐你交手,我总有种面对着一种面临如渊如海的厚重和变化万千的压力,原来这就是你的‘势’。”
“错了但不算完全错,我哪有那么厉害,那是领悟了‘势’之后久而久之身体自然散发的气息而已。真正要发动‘势’来配合攻击,就像化解你那招长江三叠浪和师伯那招仙莲绽放时,所用的那招凌带和那一刀,才是真正的配合了‘势’的攻击,那样的招式现在的我出不了十招便会力竭。也亏得是这样,不然连抗你们两人的重击,我必会受不轻的伤势。”
“我所理解都全说了,而‘芒’我也是略窥一二而已,想必是把‘气’锻至极致而成吧。这百年间只有天扬爷爷和林羿叔叔达此境界,实非现在的我能领悟的。”说到这里,上官可晴似乎想到什么,叹了口气续道:“现在回想起来,红叶山庄事发之前,枫哥哥应该早便已领悟到了‘势’这境界了。若非他当年为了救我而修为尽废,想必以他的天赋这时候已经能领悟到了更高的……”
看到上官可晴回忆到痛处,墨兰马上岔开话题问道:“听小姐你的话,莫非这境界与劲力中的‘眀劲’和‘暗劲’也有关联?”
“那是肯定的,自天扬爷爷搜集古今武学典籍,修订并统一了劲力修炼和区分,根据天扬爷爷所著中所说,明劲共有(锋、刚、锐、旋,暗劲有(柔、透、缠、粘,而最深层的极劲更有(化、噬、碎、震、爆、斥、借、叠、破、钻。但天扬爷爷所著中只说,明、暗劲力是对自身真气的操控与变化的修炼,却并没明说会与兵器境界有所关联。明、暗二劲我只练成了锋,锐,柔,缠,而极劲更只是只略略领悟了破的一点皮毛,还差得远呢!”
“小姐,你这话听起来像是在骂只练成眀劲中的刚的我,是个大笨蛋一样。”
“墨兰,此行定会困阻重重凶险异常……”
“打住!如若你想劝我留下的话就免了。还有,你还真别小看了我。我来问你,你懂去梁国都城的路吗?每个地方的衣食住行价格你了解多少?行走江湖时,地方帮会门派的禁忌与交接切口你又知道多少?”
“……”
“小姐啊,像你这样生得国色天香的一个娇滴滴的美人儿,又全然不懂江湖上的基本门路与状况。就这样行走在江湖上,是要吃很多苦头的啊!”
“这么说,你对这些很在行?”
“哈哈哈哈哈,我当然……也不懂!”
“……”
“但我好歹也跟着天扬爷爷在江湖上行走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让我学会了一样堪称行走江湖畅通无阻的秘诀。”
“还有这样的秘诀?该不是你在吹牛吧?”
“你居然敢怀疑天扬爷爷的独门秘技?”
“那你说说看?”
“我才没那么笨呢,说了你就会撇下我了。”
“不说拉倒,那就早点休息吧。为了应付这趟江湖之行,你和我还需勤加修炼呢。”
“奴婢遵命……!”